菲律賓《星報》 22 日報導,菲律賓放寬了該國與台當局官員的互動限制,包括允許菲律賓官員出訪台灣,理由是需要最大限度拓展菲律賓的投資機會。

對此,有中國專家認為,菲律賓在中、菲關係敏感之際行此舉,意在展示對華強硬姿態,中方不會容忍這種挑釁行為。

菲媒稱,菲律賓總統府文官長盧卡斯·貝薩明於 15 日代表總統馬可仕簽署新的備忘錄通告,宣佈放寬上世紀 80 年代由時任總統柯拉松·阿基諾簽署的第 313 號行政命令。這項行政命令規定,為了體現菲律賓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認,菲律賓政府官員不得在未經菲外交部批准的情況下,以公務身份訪問台灣、接待到訪的台當局官員,或從事任何與台灣相關的官方活動。

《星報》稱,1992 年,菲政府發佈了第 148 號備忘錄,其中規定了菲政府官員赴台旅行限制及與台當局代表接觸的準則。該備忘錄要求訪台的菲律賓官員須向外交部提交其旅行報告,並規定未經外交部批准和總統辦公室授權,不得與任何台當局組織或機構簽訂任何協定。

在中菲南海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菲律賓的行動可能帶來一系列後果,而中國則將如何應對也成為焦點。 圖:翻攝自騰訊網

根據最新的備忘錄,上述旅行限制範圍將縮小至菲律賓總統、副總統、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 4 個職位。其他計畫訪台從事經濟、貿易和投資事務的菲律賓政府官員不再需要事先向菲律賓外交部申請,但他們出訪台灣時須使用普通護照,不得使用其官方職銜進行訪問。

這些官員出發前,須向菲律賓在台北的機構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通報出訪目的,並在出訪期間與 MECO 保持協調。這些官員回國後,須向 MECO 和菲律賓外交部提交出訪報告。

備忘錄還稱,任何與台機構或組織簽署的協定、諒解備忘錄等,須事先取得菲外交部批准,並在必要時取得總統府簽署授權。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院長葛紅亮 22 日表示,菲律賓和中國目前的關係處於比較敏感的時刻,在這一時間節點上,菲方以名義上的經貿活動為藉口,作出這樣的涉台政策調整,無非是想進一步介入台海事務,展示對中國的強硬姿態。

此外,台灣方面一直想拓展國際空間,菲方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用這一點的意味。這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挑釁,可能帶來不良示範。

前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右)捐贈50萬美元予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主席費南德(Wilfredo B. Fernandez)。(資料照片)   圖:外交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