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到友善國家當礦工和開餐廳,是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重要的外匯來源。然而,隨著中國景氣惡化,朝鮮在中國開設的餐廳已經出現大規模倒閉的情形。
《朝鮮日報》(Daily NK)稍早報導,遼寧省有超過一半的北韓餐廳已經關門。包括柳京食堂和泰寶山在內的幾家在丹東開設的朝鮮餐廳最近停止營業,這些餐廳的員工和管理人員已返回朝鮮。
報導指出,光是今年,丹東10家朝鮮餐廳就有7家倒閉,其中,大多是員工不到15人的中小型餐廳。
由於無力支付租金,管理這些餐廳的朝鮮貿易公司和實體基本上已停止營業,將經營權轉讓給中國商人。有些朝鮮餐廳雖然仍在繼續經營,但現在只僱用中國經營者和員工。
丹東的松濤園和高麗餐廳等由朝鮮重要機構支持的大型頂級餐廳仍在營業。這些餐廳僱用了數十名朝鮮女性,她們既擔任服務員,也擔任表演者。朝鮮駐中國貿易代表團經常在這些餐廳舉行商務會談。
然而,即使是這些規模較大的餐廳也陷入了財務困境。
《朝鮮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指出「據我了解,松濤園之所以繼續營業,只是因為它擁有強大的機構支持,而不是因為其營利能力強。中國顧客避開這類昂貴的餐廳,所以所有在中國的朝鮮餐廳都面臨困境。」
然而,這位消息人士否認了近期朝鮮餐廳關閉與北京和平壤政治緊張局勢有關:「由於中國經濟表現不佳,朝鮮餐廳自然會關門。這並非中國政府的反對或北韓當局下令關閉。如果中國經濟復甦,朝鮮餐廳可能會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