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1日刊出文化部前部長、作家龍應台題為「台灣的時日不多」文章,她表示,確保台灣和平與自由的唯一路徑,是與中國尋找和解共存之道。對此,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今(2)日痛批,2年前龍應台也曾投書紐時,兩篇投書都是經過包裝的投降主義,目的在誤導美國的讀者,竟然扭曲台灣民意,指多數台灣人希望妥協,不願對抗,甚至引述匿名網友的隨機調查,怒轟「低級!」

翁達瑞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時間4月1日《紐約時報》刊出龍應台的第二篇投書,題目意譯是「台灣的時日不多」(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2年前的3月18日,《紐時》刊出龍應台的第一篇投書,題為「在台灣,朋友開始反目相向」(In Taiwan, Friends Starting to Turn Against Each Other)。

「龍應台的兩篇投書都是經過包裝的投降主義,目的在誤導美國的讀者」,翁達瑞痛批,龍應台把兩岸對抗的責任強加在民進黨身上,完全無視中共對台灣的侵略意圖。他說,2年前的投書,龍應台宣稱中共的威脅讓台灣社會分裂,並責怪民進黨寧可選擇對抗,卻不與中共妥協。當時他寫了一篇反駁龍應台的文章,獲得讀者的熱烈回響。

翁達瑞指出,龍應台的第二篇紐時投書論述基調不變,還添加了疑美論。龍應台宣稱美國總統川普不會保衛台灣,但賴政府仍然選擇對抗,卻不願妥協,龍應台還危言聳聽,宣稱台灣的時日不多!他砲轟龍應台繼續漠視中共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更糟的是扭曲台灣民意,指稱多數台灣人希望妥協,不願對抗,竟然引述匿名網友的隨機調查。

翁達瑞提及,他昨晚到文章下方留言反駁,質疑「龍小姐將台灣的中國立場界定為『和解』與『對抗』的選擇,犯了兩個關鍵的錯誤。首先,這個選擇權並不在台灣,兩岸關係的本質都是中國說了算。其次,『和解』不是真正存在的選項。中國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併吞台灣,別無他途」。

翁達瑞說,「我出生於台灣,在美國住了超過30年,堅信台灣的民主是美國協助台灣抵抗中共武力侵略的關鍵理由,無論美國的總統是誰」。

至於龍應台引述匿名網友的隨機調查資料誤導紐時的讀者,翁達瑞直言,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