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最近在貨幣政策會議上先是按兵不動,後來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又表示,必須要通盤考慮整體的經濟風險,但市場謠傳日本央行升息可能性非常大,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分析,到底今後日圓走向如何,第一個要看日圓匯率本身,第二要觀察升值的策略。
吳嘉隆認為,日本央行要平衡通膨風險,如果利率走高的話,就要對付通膨,利率走高也會影響到日本的出口,包括生產、就業等實體經濟表現,日本面臨的是輸入型通膨,不是日本的總需夠高而推上來的通膨,所以一直遲遲沒有展開貨幣正常化以及利率正常化的工作,之所以利率不敢迅速上調的原因是擔心衝擊GDP,但「貨幣政策正常化一定要做」。
吳嘉隆研判,如果日本不盡快進行貨幣正常化,會有很多美國、歐洲的金融機構趁著利率低,跑到日本來借錢,借了錢之後可能離開日本,把錢拿到美國和歐洲去運用,利率的調升有兩個策略,一個是循序漸進,另一個是快速反應,唯有快速反應的話,才可以改變市場的預期心理,一點一點調,市場會覺得沒感覺,日本相信要循序漸進。
2025年日本的春鬥平均工資上漲來到5.46%,創下了33年來的紀錄,對日本上班族來說,薪水調整的腳步比得上通膨嗎?矢板明夫認為,日本長期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了,物價不漲、薪水也不漲。
矢板明夫回憶說道,「我是通貨緊縮的典型的受害者」,在產經新聞服務時,29歲的那一年薪水最高,後來雖然每年都加薪,但是因為不景氣追不上通膨,「日本調薪的都是大企業,但大企業的正式員工越來越少,很多工作都讓臨時工來顧,好控管平均的成本」。吳嘉隆

吳嘉隆指出,日本央行要平衡通膨風險,如果利率走高的話,就要對付通膨,利率走高也會影響到日本的出口,包括生產、就業等實體經濟表現,日本面臨的是輸入型通膨,不是日本的總需夠高而推上來的通膨,所以一直遲遲沒有展開貨幣正常化以及利率正常化的工作,之所以利率不敢迅速上調的原因是擔心衝擊GDP,但「貨幣政策正常化一定要做」。 圖:翻攝矢板明夫Newtalk 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