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28日發生致災強震,造成嚴重傷亡與財產損失,台灣政府隨即表達救援意願,但緬甸政府未回應援助提議,致使台灣搜救隊無法成行。而部份中國媒體惡意指稱台灣搜救隊過去搜救成效不彰,還只會「作秀」;對此,內政部消防署4月1日特別澄清,台灣搜救隊過去曾參與的搜救都獲得國際讚譽,絕無能力不足、「作秀」的情況。

消防署說明,緬甸地震發生後,台灣第一時間透過外交部駐緬甸代表處向緬甸政府提出派遣搜救隊的建議。當時,台灣搜救隊已整備完畢,包含126名專業人員(其中6名醫師、7名護理師、2名獸醫師、2名結構技師)、6隻搜救犬及15公噸裝備,隨時可奔赴災區。然而,緬甸政府未給予正式回覆。消防署在評估災區應對狀況與安全形勢後,於3月30日解除搜救隊待命狀態,恢復正常勤務。消防署強調,此決定純粹因緬甸官方未同意,而非台灣主動放棄救援。

台灣搜救隊在國際災害救援領域享有盛譽,過去多次參與重大任務,包括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及2023年土耳其地震等。特別在土耳其救災中,台灣隊伍迅速抵達現場,從瓦礫中救出生還者,搜救犬與人員在艱難環境下展現出色能力,贏得國際讚譽。此次緬甸地震,台灣本著人道精神積極準備,卻因外部因素受阻,消防署對此表達遺憾。

對於外界質疑,消防署重申,台灣搜救行動從未以政治考量為前提,而是基於人道援助的初衷。消防署呼籲民眾理性看待,避免誤解,並將關注焦點轉向災區重建與受災民眾需求。目前,台灣已透過外交管道持續與緬甸溝通,盼未來能提供其他形式援助,展現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感。

消防署說明,緬甸地震發生後,台灣搜救隊126名專業人員第一時間整備完畢,待命出發救援。   圖:消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