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官方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SCSPI)最新分析,美國軍方可能正在調整其在南海的戰略部署,計畫以無人機和自主武器作為主要手段,以應對該地區日益緊張的局勢及所謂的「數量焦慮」(quantity anxiety)。這一觀點在近期引起廣泛關注,反映了美國在面對區域挑戰時的軍事思路轉變。

SCSPI報告指出,美國軍方目前正面臨全球範圍內兵力分散與資源緊張的困境,尤其在南海這一戰略要地,中國的軍事活動頻率與規模顯著提升,讓美方感受到壓力。為彌補傳統軍事力量在數量上的不足,美國可能轉而依賴先進技術,特別是無人機和自主武器的靈活部署,以維持其在爭議海域的影響力。這種策略不僅能降低人力成本,還可在高強度衝突環境中實現快速反應。

分析認為,「數量焦慮」一詞具體指的是美國對中國在南海快速擴張的海軍艦艇數量及其巡邏頻率的擔憂。近年來,中國在該地區的島礁建設與軍事化行動加劇,使區域局勢更趨複雜。美國雖擁有技術優勢,但傳統艦隊部署難以在廣闊海域實現全面覆蓋,而無人機與自主系統則被視為填補這一差距的潛在方案。

據悉,美國已在多個軍事演習中測試無人機群與自主武器的協同作戰能力,並計畫將這些技術整合進印太地區的防禦體系中。然而,此舉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討論,有人擔憂過度依賴自主武器的做法可能帶來倫理與安全隱患,甚至加劇區域緊張局勢。

目前,美國國防部尚未正式回應SCSPI的這一說法,但相關動向無疑將成為未來南海博弈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