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近期因礦產協議問題再掀波瀾,導致白宮內部出現激烈爭論。面對美烏關係的波動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臉書粉專「聲量看政治」分析認為,台灣當前的最佳策略是「多看少說」,以確保自身在國際局勢中的靈活度與安全。

根據該粉專的分析,台灣應避免在大國競爭中成為外部壓力的受害者,而是透過觀察、情報蒐集與戰略性行動,維持外交與國防的彈性:「保持低調並非完全沉默,而是在內部穩定的同時,培養幕後決策的靈活度。」

台灣在現階段可透過內部強化國防、經濟與科技自主性,以確保自主決策權,而在國際場域則應採取觀察者角色,利用國際論壇和多邊平台評估各國政策走向,避免過度涉入可能對自身不利的政治漩渦。

根據該粉專的分析,台灣應避免在大國競爭中成為外部壓力的受害者,而是透過觀察、情報蒐集與戰略性行動,維持外交與國防的彈性:「保持低調並非完全沉默,而是在內部穩定的同時,培養幕後決策的靈活度。」 圖:擷自聲量看政治臉書

粉專進一步指出,從川普的地緣政治作為來看,台灣可以觀察歐洲、俄羅斯中國的應對方式,藉此擬定最佳策略。歐洲國家面對川普的強硬外交風格,多半採取平衡與協調策略,避免直接挑釁但也不完全妥協。台灣可從中學習,在國際場域維持靈活應對,運用多邊外交手段爭取國際支持。俄羅斯往往透過軍事與外交手段強勢回應美國施壓,以維護其區域影響力。台灣可藉由觀察俄羅斯的動作,分析中俄如何在區域內協作施壓,以此調整自身安全戰略。台灣問題始終是中國的核心關切,面對川普的強硬作風,中國可能透過外交、經濟甚至軍事手段進行反制。台灣應透過「多看少說」戰略,觀察中國政策調整,並在國際輿論場域尋找合適時機進行應對。

粉專強調,川澤互動背後反映出全球資源競爭與大國角力的加劇,台灣不應在美中競爭中貿然站邊,而應透過細緻觀察與靈活決策,確保自身的國際空間與安全。

「多看少說」的策略,讓台灣在白宮內部爭論與國際角力中保持足夠的彈性,避免成為大國競爭的犧牲品,同時為未來可能的外交與國防布局創造更大空間。

川澤互動背後反映出全球資源競爭與大國角力的加劇,台灣不應在美中競爭中貿然站邊,而應透過細緻觀察與靈活決策,確保自身的國際空間與安全。   圖:翻攝自鄔話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