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太平洋經濟學」(Pacific Economics)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具有中國背景的跨國犯罪集團透過投資帛琉的度假村和土地開發項目,在當地從事洗錢、賭博和詐騙等非法活動。 這些組織被中國政府利用來推動政治目的,企圖動搖台灣與帛琉的邦交關係。
報告中提到,中國商人陳志創立的「太子集團控股」(Prince Group)近期在帛琉投資多項度假村與房地產項目。該集團是柬埔寨大型企業之一,曾被指控涉及洗錢、線上賭博和網路詐騙等犯罪行為。此外,太子集團在帛琉的投資多集中於關鍵基礎設施附近,如科羅港(Koror Port)、帛琉國際機場與雷達站,且享有長達 99 年的土地租期。
專家警告,部分具有中國背景的投資公司與跨國犯罪有關,其在帛琉的投資可能對當地經濟安全帶來風險。「太平洋經濟學」建議帛琉政府完善投資環境,強化經濟韌性,防堵高風險投資,並鼓勵正向投資,例如台灣在帛琉投資飯店、澳洲對帛琉的太陽能電廠投資,以及美國在帛琉的基礎建設投資等,都是正向投資案例。

此外,報告指出,跨國犯罪集團滲透帛琉商業活動,也可能影響台灣僅存的3個南太平洋邦交國,進一步威脅台灣的外交關係。「太平洋經濟學」聯合創辦人貝克(Jarod Baker)表示,由於台帛有邦交關係,中國外交部無法直接介入帛琉,會利用被認為有利於國家利益的跨國犯罪組織,推動其政治目的。
貝克指出,這些跨國犯罪組織被中共當局用來發展當地關係,並暗中輸送資金與人員,手法包括註冊公司、成立友好組織、透過內容共享協議滲透當地媒體,甚至派遣中國支持的政黨「致公黨」遊說帛琉政府改變對台政策。他舉例,一名解放軍海軍退役軍官王繼章(音譯)在帛琉註冊成立「亞太國際工業公司」(Asia Pacific (Palau)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o. Ltd),實則為中國在帛琉發聲、擴大影響力。
他指出,這名中共退役軍官還曾邀請帛琉政治人物訪問中國,並接受澳門商人「崩牙駒」(原名尹國駒)接待。「崩牙駒」與中國關係密切,因在帛琉等地進行不法投資,2024年遭美國財政部制裁。
貝克強調,雖然政治與跨國犯罪組織通常是中國影響力的初步切入點,但「商業」才是中國達成國家戰略目標的關鍵工具。在帛琉,中國還透過其他影響力系統推動統一進程,並試圖掌控該國戰略據點。

「太平洋經濟學」聯合創辦人貝克(Jarod Baker)表示,由於台帛有邦交關係,中國外交部無法直接介入帛琉,會利用被認為有利於國家利益的跨國犯罪組織,推動其政治目的。 圖:擷自太平洋經濟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