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突然醒來就是睡眠品質不佳的徵兆嗎?基因醫師張家銘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根據《Cell》期刊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微喚醒」現象是大腦進行廢物清除的重要過程,只要能很快再度入睡,反而代表腦部清理系統運作良好。
張家銘表示,過去普遍認為「一覺到天亮」才是優質睡眠,但研究發現大腦在夜間實際上正忙於清除白天累積的代謝廢物。這套「腦淋巴系統」負責清除包括β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與失智症相關的物質,而清除過程並非持續性的,而是需要間歇性啟動。
研究顯示,在非快速動眼期睡眠(NREM)時期,腦幹中的藍斑核會週期性釋放正腎上腺素。這種荷爾蒙會造成腦血管收縮,讓腦脊髓液得以流入腦組織進行清洗。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能會短暫醒來數秒,但往往很快就能再度入睡,許多人甚至不會記得這段經驗。
張家銘強調,那些整晚都不曾醒來的人,腦部清除系統可能未能有效運作。相反地,半夜偶爾醒來、翻身或喝水後又能很快入睡的人,腦部廢物清除效果可能更好。他提醒,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醒來後無法再入睡,並開始焦慮的情況,這才會影響隔天的精神狀態。
對此,張家銘建議,半夜醒來時不要立即查看手機或過度擔心,應該以正向心態看待這種「微喚醒」現象。他說:「這是大腦在進行清理工作,只要放鬆重新入睡,讓清除工作持續進行,隔天就能精神飽滿地起床。」
張家銘最後總結,真正的優質睡眠不在於是否整晚都沒有醒來,而是在於醒來後能否順利再度入睡。他呼籲民眾不要對半夜醒來感到焦慮,應該給予大腦足夠時間完成必要的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