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國對台「20%+N」關稅引發國人疑慮,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1日)主持記者會對外表示,我方會努力爭取不要疊加關稅,此外,20%關稅不是我方追求的談判目標,會持續爭取更好更合理的稅率。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則抨擊, 鄭麗君的記者會的說明,就像一個空盒子,外表包裝精美,打開卻是空無一物。

鄭麗君下午出面說明,台美歷經四輪實體談判、十次線上磋商,始終有正向發展,雙方也肯認談判有階段性持續性進展,也有階段性共識。她並說,由於我國輸美貿易值是第六大貿易逆差國,有九成逆差來自半導體等ICT產業,此涉及「232條款」調查,雙方需要更多時間持續溝通相關議題以及供應鏈合作。

現正最夯:楊柳颱風路徑「南北分歧」!氣象署估「花東」 美日韓估偏北「宜花」登陸

許宇甄則批評,鄭麗君洋洋灑灑講了一大篇,卻繞過了國人最關切的核心問題,台灣究竟爭取到了什麼?還是什麼都沒有講?整場記者會不但沒有任何實質資訊,只是一再重複「會持續說明」、「會設網站專區」。對已在高關稅壓力下苦撐的工具機、精密機械、蝴蝶蘭、漁產品等出口業者與農漁民,記者會仍給不出答案,而是請大家再忍耐、以後再說。這種空包彈的說詞,根本是在拖延、卸責。

許宇甄痛批,鄭麗君端出一堆平均關稅數據,用統計話術掩蓋重點產業的致命劣勢。真正的情況是,歐盟、日、韓等競爭國,早已取得更低甚至免除疊加的稅率,而台灣卻連最基本的例外待遇都爭取不到。台灣企業要的是減損方案與明確時程,而不是粉飾太平的數字煙霧彈。

許宇甄指出,我方完全缺乏主動布局與談判策略,鄭麗君不斷重複「努力爭取不疊加原稅率」、「一併磋商232條款」,卻絕口不提談判籌碼、退讓底線與優先順序。這種模糊與保守,和歐盟、日本早早拿到「例外計算」的積極作法形成鮮明對比,看不出民進黨政府有任何領先部署,反而充滿被動應付的氣息。

許宇甄表示,鄭麗君口中的「爭取台美供應鏈長期合作」、「高科技夥伴關係願景」,聽起來就像是一場政府自導自演的政治舞台劇。那套所謂「全球半導體民主夥伴倡議」只是用來自我催眠的口號,既沒有具體的國際布局,也缺乏務實的產業轉型路線。喊得再大聲,也無法改變台灣在國際經貿重組中逐漸被邊緣化、承擔不成比例風險的現實。

許宇甄強調,人民與產業界要的是成果,不是藉口;要的是保障,不是空口白話。談判桌上失去的每一天,都是產業競爭力與出口訂單的流失日。若政府繼續用空話粉飾無能,台灣終將在國際談判場上被邊緣化,在全球供應鏈中失去原先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