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台灣各大媒體不約而同報導「國軍人力嚴重流失!志願役『賠錢退伍』4年離營人數暴增4倍」,主訴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由2020年的401人,暴增到去(2024)年的1565人,約為4倍之多。除了標題聳動之外,說實話這件事是可預期的「不算新聞」。2023年5月就有媒體報導,國防部送交立法院「志願士兵不適服原因分析及策進作法書面報告」,內容顯示2022年有高達4066位志願士兵不適服役而提前離開軍隊,創近年新高。後者在一年期義務役士兵撥補部隊之後獲得緩解,但更難解的指揮職軍士官缺額問題,「拖延」一年多還是曝露出來。筆者日前拙作「生不如死!少子化國安危機 真正的根源是『低薪』」裡就提到過:「需要操作專業器械專長的兵科軍種以及志願役指揮職都將面臨斷層缺口」。

被揭了瘡疤,國防部迅速回應,表示正朝減少人力流失、提高留營意願及提升招募成效等三個面向努力,包括採取各種人性化管理措施,以及研擬提高薪資待遇等方案。這樣的快速反應,顯見國防部早有警覺,也開始找解決方法。只是這些承諾的努力面向有點空泛。拿出來當誘因的薪資待遇,根據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生涯規劃,在不計算各項加給的狀況下,士官階級從下士的42720起跳到一等士官長62230,軍官從少尉的52210到上校有84040;說實話,比較現在一般上班族工作,這樣的薪資待遇算是相當不錯。再加上地域加給、戰鬥部隊加給、勤務加給、結婚補助、生育補助、教育補助及留營慰助金等等,不得不說真的無微不至、超人性。但是這些都不是因為離營人數暴增而新增的措施,那為什麼有1565人寧可選擇「賠錢」也要離開?那是不是就表示問題並不是出現在薪資待遇?那國防部拿出來的辦法,豈不是頭痛醫腳,完全搞錯方向?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宣傳志願役生涯願景與福利待遇。 圖:翻攝mnd.gov.tw

數字會說話 有生力量是部隊組成主體

根據國防部公開數據顯示,台灣軍隊的「編現比」逐年下降,從2020年的88.57%降至2024年的78.6%,4年間減少10%。「編現比」是指編制人數與實際人數的比率,就是假設某連隊編制員額數100人,實際部隊人數85人,則該連隊編現比為85%。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曾指出:美軍認為編現比的「最低界線」是85%,否則部隊將無法發揮戰力。而2024年11月媒體報導:「19類戰鬥部隊編現比低於8成」,其中包括陸軍的機步部隊、砲兵部隊、裝騎部隊、戰車部隊、反裝甲部隊、外島步兵部隊;海軍陸戰隊步兵營、戰車營、砲兵營各連及守備中隊、運輸車中隊、砲車中隊、防備連、飛彈連及各艦隊部隊、戰術偵搜大隊、海鋒大隊;空軍防空暨飛彈部隊;憲兵負責總統府防衛二○二指揮部也傳編現比低於8成。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分析戰鬥部隊加給的編列數字變化會發現,就是戰鬥部隊的人員下降比率遠高於其他非戰鬥單位。這代表這個「8成」的數字,其實是在非戰鬥單位的「拉抬」下,才勉強搆上邊的數字。

「編現比」為什麼重要?就算是陸軍以合格步槍兵組成的步兵連,以九條好漢在一班、「三三制」為基礎編成,完整編制應是9人組成一個班,3個班編成一個排,3個排為一個連,加上連長、副連長、連輔導長、排長等軍官,至少應有87人。假設8成編現比,這個連實際人數僅有71人,「但是要注意,這71人不是每天都會在」,扣除支援上級單位、公出進修、休請假,單位裡少1/3是「常態」,可能只剩下48至50人。就不要說如果戰事時,防守正面可能出現火力不足狀況;光是平日裝備保養,就已經是40幾個人要做80幾個人的事。那如果是比較專業的譬如砲兵部隊、海軍艦艇,有些不是誰都能做的事,就不是捉襟見肘,而是窘態盡現。有人會說,現在自動化武器系統,可以簡化流程,有些職位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人。聽起來好像對,但問題就是如果不需要那麼多人,就該調整減少編制人數,那就不該出現編現比偏低問題;而再怎麼自動化武器系統,電腦可以串連,獲取、分析敵情資料,但無法取代決策和命令下達,因為後者有識別、人道及戰略誘導的各種變化和可能,這就是指揮職必須是有生力量存在的關鍵。

總統賴清德主持12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圖:總統府提供

志願役變成不願意 問題到底在那裡?

「志願役『賠錢退伍』離營人數暴增4倍」新聞見報後,《美國之音》中文網也做了深入探討,訪問了前國防部參謀本部防空導彈指揮部計劃處處長周宇平上校、32歲在外島馬祖服役11年的志願役軍官「阿偉」、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軍事專家揭仲等人。有說兩岸情勢的日益緊張,兵凶戰危的現實,使越來越多家庭選擇減少子女從軍的機會,以降低可能參戰的風險;有打臉說因「害怕戰爭而離職」是資訊戰(認知作戰)的一環,認為單位留不住人的情況,很多時候是覺得任務分配不公平;有說志願役人數不足的挑戰在民主國家中十分常見,隨著義務役加入,就可以避免志願役工作負擔惡性循環;有建議優先淘汰老舊裝備,減少人力浪費、行政性庶務工作,考慮委外或由文職人員負責,減輕部隊的行政壓力。這些隔靴搔癢的議論,有的講的是招募困難;有的是「機構效應」,人還在裡頭發言「謹慎」;至於義務役負擔志願役工作、委外或文職人員的想法,基本上可能對部隊實務的認知「稍有差距」,想法豐滿但現實骨感。

筆者早年報考軍校,因為依當時的高中成績,大概是某私立大學不確知什麼科系,不知道未來出路;唸軍校,有吃有穿有文憑,畢業後有工作,薪資福利不差。這就是理由。同學裡有熬滿20年,現在自謀生路,保全、保險、房仲、導遊;但筆者在服役9年後,以少校軍階選擇離開。離開部隊的原因很多,有人開玩笑說,「在高司的永遠在高司,在基層的永遠是基層」,「少校前沒提過皮包(高階將領侍從)就別想升官」,事實總會遇上不如意。撐到領終身俸得「忍辱負重」;而到了終身俸的年歲,政治氛圍一再削弱退撫制度,「米蟲」的譏諷、「有事軍人幹,沒事幹軍人」,也不是令人愉悅的事;有了點年紀、當過領導指揮幹部,更難從「基層」做起。退伍後的就業輔導,「欣」字輩、「榮」字輩,總是有關係沒關係。筆者退伍25年,退撫會僅僅在某一年過年,有過一張問侯明信片,此外就沒有交集,更別說找工作、安排就業。某一年國防部招考雇員,筆試獲高分,但面試直接拽下變成不及格,也只能徒呼負負。這是個人經驗,但也是眾多「從志願役變成不願意」的縮影。總結來說,薪資待遇當然是問題,但要考量國家整體財力及公務人員薪資的衡平性,也要知道比上永遠不足的道理;此外,升遷、輪調、進修的公平性,退伍後的後續輔助安排,都是能不能「長留久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