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恍惚,18年來悠悠而過。靜謐時光是生命沉澱的時刻,也是內心充滿感恩的時光。」曾拿下臺灣陶藝獎創作類首獎及臺灣國際茶席設計大賽極致工藝獎的陳志強,自11月16日至12月31日在丹橘人文藝術空間舉辦「靜謐時光」─陶藝茶器創作個展,展覽主題旨在探討陶藝與生活、生命的關聯,以及茶道文化的結合。透過優雅的茶器,讓參觀者充分感受陶藝的魅力與生活的藝術性。
陳志強表示,他自2006年在淡水潤福陶藝社任教以來,上課前總習慣坐在淡江大學校園內的樹下,安靜預備授課內容。歲月恍惚,18年來悠悠而過。「靜謐時光」是生命沉澱的時刻,也是內心充滿感恩的時光。此次作為陶藝雕塑主題的樟葉和茄苳葉,便是他多年來觀察樹葉四時變化,體悟生命歷程的創作,其中的枯葉,雖至生命周期之末,卻富含生命滄桑和閑靜之美。
陳志強擁有獨特的陶藝工藝與審美觀,他喜歡採集台灣不同山區含鐵量高的土礦,以淬煉過的土礦為素材,經過精心製作與雕琢,展現溫潤的質感,彷彿為喧囂的生活帶來一片靜謐。每一件作品皆是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思考,無論在形狀、顏色或質感上,都流露出對陶藝的敬意與熱愛。在創作風格上,他自律甚嚴,不僅鑽研傳統古典技法,因自幼喜愛大自然,作品也蘊涵對大自然的體會與觀察。
「墨韻行書」系列作品以青瓷茶具展現行書中的點、撇、橫和豎等筆法,並以天目無光黑釉茶盤襯色,帶出茶具與書法之雅致,巧妙結合書法、青瓷和茶器的特色。茶承(俗稱茶盤)的器形、紋路如同墨水潑灑痕跡,展現隨興、灑脫、不拘泥的表現方式;「破墨法」則是山水畫中的表現手法,以傳統黑釉搭配淡雅細緻的粉青釉色,內斂又簡潔的創作風格,呈現最平淡天真的美學。
陶藝雕塑作品則以茄苳和樟樹葉為靈感,從具像的壁掛、茶承到抽象的擺件,陳志強希望透過對樹葉形態及釉色的觀察,呈現生命的四時變化和盛衰法則,自然散發生命的通透和心靈沉靜的美感。
以樟葉作品觀之,揉其葉,香四溢。光鮮的色澤,漸漸消退,青翠亮滑或枯黃捲曲,均有其美感。人的一生有如葉片轉化,悄然無聲,已到中年。人生如葉片轉化般,似長亦短。而作為茶承之用,沖茶時蓄滿茶湯的苦澀與甘甜,正如心靈積澱著生命歷程的種種;倒空時,是為了下次的盈滿;傾訴,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茄苳葉作品則訴說著寧靜午後的故事。陽光熠熠,枝條和草地上金光燦燦,大片草地上有四棵老茄苳環繞,綠繡眼穿梭其間,輕攪薄葉,自然愜意,最終,落葉隨風,飄向何處?由風決定……
陳志強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系陶瓷組,曾獲2017臺灣陶藝獎創作類首獎、2016第一屆臺灣國際茶席設計大賽極致工藝獎等大獎,作品備受各界矚目,並獲許多陶藝和茶藝愛好者收藏。他是一位謙遜認真、安定自在且律己甚嚴的陶藝家,自然清新的靈魂內,存在著源源不絕的熱忱與堅持。其技藝力求完美,呈現出的卻又是自然隨興的真。他執著於陶瓷藝術,醉心於自然的行雲山色,形之於作品上,就是絕對的自我實現。
陳志強是一位謙遜認真、安定自在且律己甚嚴的陶藝家, 圖:黃博郎/攝
陳志強創作的茶承,器形、紋路如同墨水潑灑痕跡,展現隨興、灑脫、不拘泥的表現方式。 圖:黃博郎/攝
「墨韻行書」系列作品以青瓷茶具展現行書中的點、撇、橫和豎等筆法,並以天目無光黑釉茶盤襯色,帶出茶具與書法之雅致,巧妙結合書法、青瓷和茶器的特色。 圖:黃博郎/攝
陶藝雕塑作品則以茄苳和樟樹葉為靈感,從具像的壁掛、茶承到抽象的擺件,陳志強希望透過對樹葉形態及釉色的觀察,呈現生命的四時變化和盛衰法則,自然散發生命的通透和心靈沉靜的美感。 圖:黃博郎/攝
陶藝雕塑作品則以茄苳和樟樹葉為靈感,從具像的壁掛、茶承到抽象的擺件,陳志強希望透過對樹葉形態及釉色的觀察,呈現生命的四時變化和盛衰法則,自然散發生命的通透和心靈沉靜的美感。 圖:黃博郎/攝
陳志強擁有獨特的陶藝工藝與審美觀,他喜歡採集台灣不同山區含鐵量高的土礦,以淬煉過的土礦為素材,經過精心製作與雕琢,展現溫潤的質感,彷彿為喧囂的生活帶來一片靜謐。每一件作品皆是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思考,無論在形狀、顏色或質感上,都流露出對陶藝的敬意與熱愛。 圖:黃博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