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4日發表1份題為:《鎖定臺灣:北京經濟戰與網路戰工作指南》(Targeting Taiwan: Beijing's Playbook for Economic and Cyber Warfare)的報告,提醒台灣和美國要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增強對抗中國將經濟互賴武器化的集體抵禦能力。
報告指出,面對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攻勢,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與和台灣銀行與金融研究院對「最有可能」的情景進行了兵棋推演:在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刻,中國將把經濟脅迫、惡意網路活動和有限的軍事力量結合起來沒有採取動態攻擊來破壞台灣的社會和/或經濟彈性,並迫使其統一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從俄羅斯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並在沒有流血戰爭和廣泛譴責的情況下「獲勝」。
美台20位專家(其中大多數是台灣的高級銀行和金融專家)推演的第一種情況是「漫漫長路」,中國可能進行一場曠日持久、漸進式的經濟脅迫行動,以打擊台灣的韌性和凝聚力。第二種情況是「機器中的幽靈」,涉及數週和數月(而不是數年)的網路經濟戰爭,這給玩家帶來了壓力,要求他們找出更直接的選擇來提高抵禦能力,以避免未來發生重大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中共同時繼續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經濟攻擊,擾亂供應鏈,降低對台灣製造業的信心,並發動網路攻擊和虛假資訊活動,破壞通訊、能源和銀行系統。這次的兵棋推演以一系列危機小插曲結尾,迫使參與者重新評估他們的策略,以應對灰色地帶行動和孤立台灣數月的長期軍事演習。
這次兵棋推演示警,中共的許多行動並沒有像入侵或封鎖那樣「觸碰」華盛頓或盟友之間的任何紅線。換句話說,除非美國制定、演習、測試和調整對經濟和網路活動的反應,否則華盛頓的反應可能會太慢,無法為台灣提供有意義的支持。
韌性是台灣預防攻擊、減輕攻擊影響、加速攻擊反應和復原的關鍵。簡而言之,台北必須與華盛頓和地區盟友一起加強台灣的經濟、網絡和社會彈性,以將其抵禦中國脅迫的能力從數週延長至數月或數年。建立復原力是一個過程。它是經過深思熟慮且耗時的,需要公共部門、私人企業和民間社會之間的協調。
報告建議,台灣必須強化資本與財政韌性、能源韌性、基礎設施和通訊韌性、網路韌性、社會韌性、產業及市場多元化,美國則必須在經濟上對中國施加壓力並協助台灣強化韌性,自身也要強化網路韌性。此外,美國還應制定應對中國的跨機構方案手冊、提高與主要合作夥伴的互通性、探索新穎、間接的方式來支持陷入困境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