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政治獻金假帳案等多項弊案羈押禁見及起訴,被求刑28年6月。台北地方法院7日上午傳喚台北市政府前副秘書長李得全作證,柯文哲休庭時突然情緒失控,起身衝著坐在對面3名檢察官怒飆髒話,消息曝光引發議論。柯文哲的臉書8日出現一篇貼文質問:「為什麼期待司法還原真相這麼難?」並呼籲,維持審判獨立,不向上級低頭,才不至於讓台灣的司法,像柯文哲手上的那只水瓶瓶蓋,不堪一擊,一敲就碎。

柯文哲臉書8日有一篇貼文寫道,從去年9月到現在,長達11個月的時間,柯文哲遭到羈押禁見,7日他在法庭上高分貝控訴檢方不斷編造證據,起訴的補充理由竟已經來到第20次,7日在休庭期間翻閱檢方提供給北院的最新「補充理由」,看著檢方把他每一句與下屬間正常的對話,穿鑿附會的導引成他是知情且預謀,連多位證人已經出庭作證,且釐清證詞確實遭檢方曲解,檢方還是要繼續將錯就錯。

全站首選:邱佩琳突破柯文哲防線?!黃帝穎:柯涉侵占600萬元政治獻金、數字單位直殺法官心證

文章抱怨:「十一個月的羈押禁見 ,我們能不能試著想想,那是什麼概念?小小的監所舍房,位在最炎熱的頂樓,溽暑裡悶熱不堪,高達35度以上的高溫,連基本的對流都沒有,連監所管理人員都忍不住要幫忙請求採購大型電扇加強空氣流動,以維人權。『禁見』不只是關押,還要斷了他和外界所有聯繫,不能有親友探視、限制通信自由,用完全的孤立、以身體與精神上的最大煎熬,最大力道的刑求,壓迫他認罪。」

文章提到:「柯文哲在法庭上暴怒超過十分鐘,審判長江俊彥才重回法庭,他花了許多時間解釋北院持續羈押柯文哲的理由:『要考量的是,不是我們自己裁了就這樣,或是我們裁了,但檢察官認為這個時間還沒有到,或者是羈押必要性持續存在,那他抗告後高院又發回的話 ,會涉及到這段時間…. 基本上台灣的司法已經很脆弱了 ,不太適合一再的被批評。當然以辯方的立場會說,該怎樣就怎樣,該趕快裁就趕快裁,這個心態我們也了解,也在我們的考慮之內。』」

文章指稱:「審判長的諭知看似無奈,但法院裁定羈押與否,應本於事實證據以及相關法律條文,以比例原則做裁量,若動輒以『上級審可能發回、檢方可能抗告』為由,等於屈從檢方無限濫權抗告、或順從高院上級壓力。『 檢審一體』、『 起訴即定罪』,才是真正迫害早已脆弱不堪的台灣司法的共犯。羈押制度目的是在『保全審判程序』進行,而不是在判決確定前,預先懲罰被告,更不該是方便檢察官用來蒐集證據的工具手段。

文章強調:「『無罪推定』是憲法原則,憲法第80條: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維持審判獨立,不向上級低頭,堅持維護證據與法律間的衡平,不懼畏任何壓力所迫,方能維護法治尊嚴,拯救脆弱司法。才不至於讓台灣的司法,像柯文哲手上的那只水瓶瓶蓋,不堪一擊,ㄧ敲就碎。」並感嘆:「『為什麼期待司法還原真相這麼難?這到底是什麼世界?』柯文哲再也忍不住,在眾人面前發出痛苦不平的怒吼與悲鳴。」

※Newtalk提醒您:
#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