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不滿遭檢方求刑28年,在法庭上怒嗆「殺人犯都沒關那麼久」,此言論引發熱議。作家謝知橋對此提出精闢分析,以「罰單比喻」直指柯文哲的反應,在邏輯上並非主張清白,反而更像是認罪後的討價還價,其心態就是「想ㄠ較低的罰鍰」。

作家謝知橋在社群媒體上提出了一個生活化的比喻來進行分析。謝知橋表示,「你超速被警察罰6000,但你覺得自己沒超速,這時候你會說:」。他接著列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6000塊?闖紅燈都沒罰那麼重欸!』還是『我沒有超速啊!』」。

精選報導:今日起連7天 台北多區輪流停水! 北水處:每日最多6小時

謝知橋進一步解析這兩種反應背後所代表的邏輯。他指出,會選擇第一種反應的人,「依邏輯來看,前者是知道自己有超速,但認為罰太多,或是想ㄠ較低的罰鍰;」。謝知橋說明,真正堅信自己無罪的人,理應會是第二種反應,因為「後者是覺得自己沒超速,所以想為清白辯解。」。

這起爭議源於台北地方法院就京華城圖利案開庭審理,柯文哲在庭訊過程中情緒激動,不僅對著檢察官丟擲水杯與卷宗,更在庭上高聲抗議,表示台灣實質廢死,「強姦殺人都沒有那麼久」,質疑檢方對他求刑過重。謝知橋這番分析,無疑是將柯文哲在法庭上的言論歸類為前者,認為其潛台詞並非否認犯罪,而是在爭執刑度的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