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時代劇《聽海湧》以二戰時期台籍戰俘監視員的故事為背景,講述日治時代台灣人的艱困處境和身分認同問題,其中參考由報導文學作家李展平於任職台灣文獻館時所著《前進婆羅洲–台籍戰俘監視員》一書;李展平則稱,劇中將中華民國派駐北婆羅洲領事的情操扭曲汙化,大感痛心。

台灣文獻館今(16)日回應《Newtalk新頭殼》的詢問表示,李並未擁有其任內所著「前進婆羅州–台籍戰犯戰俘監視員」的著作財產權,僅有著作人格權。經了解《聽海湧》相關劇情是以歷史為背景進行改編,屬於戲劇創作,非紀錄片,文獻館予以尊重,另有其他觀點也可顯露社會多元。

李展平於2005年任職台灣文獻館時,編寫《前進婆羅洲–台籍戰俘監視員》一書,並由台灣文獻館出版,該書也成為《聽海湧》劇組的前期參考資料。李展平在該劇播出後稱,劇中的中華民國派駐北婆羅洲領事雖改名為「羅進福」,但史實中僅一人即「卓還來」,且外型上也比照卓還來原型。劇組將「羅進福」塑造為在戰後誣告台籍戰俘監視員,刻意不認同台灣人也是戰勝國中國人,即便是虛構改編但指涉性強,仍是扭曲汙化了已然犧牲的卓還來領事。

台灣文獻館今日指出,李展平2005年時任該館編纂,屬公務員,依照《著作權法》第11條,李並未擁有其任內所著「前進婆羅州–台籍戰犯戰俘監視員」的著作財產權,僅有著作人格權。另根據律師表示,公視戲劇參考多方材料,而且在李展平研究台籍戰俘監視員之前,已經有許多資料討論到這個部分,加上戲劇是虛構人物的處理,並未涉及侵權問題。

關於《聽海湧》是否有竄改史實一事,台灣文獻館則指出,相關劇情是以歷史為背景進行改編,屬於戲劇創作,非紀錄片,文獻館予以尊重,另有其他觀點也可顯露社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