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21)日發出新聞稿指出,近期已分別邀請 34家本國銀行高層座談,在會中已籲請銀行在「不影響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與都更、危老重建融資需求前提下,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並在9月6日前提改善報告,共同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的情形。

為了讓民眾「人人有房住」,新青案房貸專案大幅放寬借貸條件,像是還款年限長達40年,寬限期長達5年等。讓不少財力有限的年輕人有機會取得貸款,晉升有房一族。不過,貸款條件放寬,「信用過度膨脹」的後遺症也隨之而來,造成國內房價狂飆。新青安上路一年後,政府終於發現事態嚴重。

央行發布新聞稿證實,自113年8月12日至21日,分別邀請 34家本國銀行與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來行座談,會中籲請各銀行善盡社會責任,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貸款。

一、本年以來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居高

(一) 本行自109年12月至本年6月六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加以相關部會賡續精進健全房市措施,迄至上(112)年上半年,房市景氣逐漸降溫,不動產貸款成長趨緩。

(二) 惟上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擴增,房價走高,帶動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上升,本年6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升為 37.4%,接近歷史高點之37.9%,顯示銀行信用資源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有待進一步改善。

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貸款,不利金融穩定與經濟永續發展

(一) 信用資源若過度集中不動產市場,將排擠生產事業實質投資所需之資金,不利經濟永續發展。銀行基於社會責任,宜引導信用資源合理配置,勿助長炒房、炒地,推升房價不合理上漲。

(二) 鑑於國際間有不動產市場過熱引發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之先例,為防患未然,我國銀行業實有必要就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居高情形進行改善。

三、本行籲請銀行在不影響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與都更、危老重建融資需求前提下,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

(一) 考量各銀行資產規模、營運特性有所不同,並維持市場競爭公平性,本行請各銀行在不影響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及業者推動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所需資金之前提下,依據其自身經營情況,於9月6日前研提自主管理之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

(二) 本行將審視各銀行研提之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定期審視各銀行改善成效,並透過實地查核,督促銀行落實執行改善方案。

四、本行將持續關注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及銀行不動產貸款風險控管,必要時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避免資金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以維持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