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舉辦的年度外國投資峰會「選擇法國」13日在凡爾賽宮舉行,這個一年一度鼓勵國際資本投資法國、創造就業的國際商務峰會,旨在促進法國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投資目的地,提振巴黎的歐洲領先商業中心名聲。法國政府宣布,總投資項目和投資金額都創記錄,顯示出法國重新工業化正在取得進展,也標誌著,許多外國投資者已經認可法國是歐洲的一個重要中心。
法國總統馬克宏主持的「選擇法國」峰會,來自世界各地的180名外國商界領袖與會,台灣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是東亞地區唯一受邀與會的企業代表。眾多企業宣布在法國新建、擴建工廠或進行其他投資。法國總統府表示,「選擇法國」峰會上總共宣布了56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達到150億歐元,可以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去年的峰會宣布了28個投資項目,投資總金額為130億歐元。
今年的投資涵蓋人工智慧和量子技術、去碳化、健康、金融和食品等關鍵領域,重點關注人工智慧、醫療保健和去碳化三個領域。
峰會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微軟,鑒於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服務需求的增長,微軟將宣布到2027年投資40億歐元在法國東部新建一個數據中心,同時擴大巴黎地區和馬賽附近的數據中心,這是微軟公司有史以來在法國的最大投資。除建造尖端基礎設施外,微軟還將資助法國的人工智慧技術及科技工業,計劃將2.5萬塊最先進的塊圖像處理器帶進法國,預計至2027年可訓練100萬人,及支援新創生態系統中2500家人工智慧的新創公司。
法國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了追趕,2023年,吸引了17個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項目,2024年趨勢仍在繼續,谷歌今年2月在巴黎為其新的人工智慧中心舉行落成典禮。「選擇法國」峰會中,IBM計劃在法國投資4500萬歐元,擴大量子運算研究。阿斯特捷利康打算斥資3.65億歐元,擴建在敦克爾克的既有廠房。亞馬遜則宣布斥資13億歐元建設其雲子公司AWS的數據中心和電子商務活動的倉庫,強化當地的電商、物流、及運算能力,預估可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在法國投資發展製藥業的公司則有輝瑞(Pfizer)將5年投資5億歐元,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將投資3億8800萬美元;葛蘭素史克(GSK)公司將投資1億4000萬歐元。
距離歐洲議會選舉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法國經濟仍面臨預算赤字和景氣停滯與通膨高漲的疲弱,雖有今年初以來經濟成長回溫但猶呈疲軟,產出下滑更使得馬克宏期望達成充分就業、削減預算赤字等目標落空,所以法國政府努力宣傳法國是一個經濟狀況良好、對跨國公司具有極大吸引力的國家。
政府依據的是安永事務所(EY)5月2日公布的外資吸引力晴雨表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在國際投資整體下降的背景下,法國連續第五年位居歐洲榜首,超過英國和德國成為歐洲最具投資吸引力國家。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數據,到2023年,歐洲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減少20%。相較之下,美國、中國和整個亞洲的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分別增長了2%、8%和17%。法國政府認為,在國際形勢緊張的背景下,2023年宣布的5694個國際投資項目中,法國獲得1194項,占五分之一,驗證了馬克宏自2017年以來所進行改革和努力。
愛麗舍宮指出,從2018年舉辦第一屆選擇法國峰會,到去年的第六屆峰會,宣布的外資投資項目加起來達到122個,總投資金額超過310億歐元。經濟部長勒梅爾因此強調,「這是我們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帶來的成果」。極右派政黨則抨擊,這些減稅優惠過於慷慨。
法國政府更得意的是,在項目總數中,建立或擴大生產基地所占的比重,2023年,法國44%的投資為工業投資,「再工業化正在進行中」,多年來一直是一個消費國的法國,現在「必須再次成為一個生產國」。工業部長萊斯居爾(Roland Lescure)指出,法國去工業化持續了30年,要扭轉30年來的去工業化趨勢,還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依照目前每年新開工廠的數量,再過十幾年的時間,法國才能夠翻轉剛剛過去的15年去工業化趨勢。
由於工業的重要性,外來投資每兩個項目中就有一個落戶於大巴黎區之外的農村地區或中型城市省分,這些外省區域通常具有濃厚的工業特色、成熟的專業技術和勞動力儲備,今年的「選擇法國」峰會中的投資就有低碳化肥廠、現代化炸薯條生產線、建設鎳礦提煉廠、生產地區性電動飛機的工廠等。
儘管總理阿塔勒表示,「我們成功終結了很多關於法國的根深蒂固的偏見」,如稅收太高、企業標準太高和缺少對新創企業資金支持等說法。
可是,舉辦「選擇法國」峰會的意義卻受到質疑。
因為根據法國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數據,不管是否舉辦「選擇法國」峰會,企業在法國每年總會投資超過2000億歐元的資金,其中350億歐元來自國外。Asterès事務所首席經濟師貝辛格(Sylvain Bersinger)也同樣表示,不管開不開「選擇法國」峰會,當天宣布的投資項目其實該投資的都會投資。「法國的吸引力不在於峰會或政府實行的經濟政策」,而在於法國的教育體系、司法體系、稅務體系、創新環境和國內市場。
此外,這些投資項目最終在法國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也存在爭議。
安永事務所的數據顯示,雖然去年外資在法國投資數量是全歐洲國家中最多的,但這些投資項目創造的就業機會是39773個,少於英國的52211個和西班牙42450個就業機會。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每個項目創造或維持的就業機會數量仍然較少,法國平均每項投資創造35個就業機會,德國則為49個、英國61個、西班牙299個。
巴黎經濟學院全球不平等實驗室聯合主任尚塞勒(Lucas Chancel)在《世界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這些就業機會只占法國勞動人口的0.13%,對受益的地區促進就業有幫助,但與某些人希望賦予其的重要性相比,這一數字仍然非常低。
法國政府解釋,就業率較低的原因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法國擁有更多的中小型項目。安永認為,為了促進就業,法國需要提高成本競爭力。
儘管法國連續第五年位居歐洲榜首成為歐洲最具投資吸引力國家,愛麗舍宮在對外資吸引力強大的分析時也指出,投資者在尋找投資國時面臨著困難的選擇,「我們有責任說服他們」,因此,總統府捍衛其親商政策,強調改善財政和監管框架,以及為提供低碳、低成本的能源。
但是,安永提到了英國正在威脅法國的榜首地位。在法國、英國和德國這三個主要國家中,英國是唯一一個在2023年錄得項目地點增加的國家,近年來飽受脫歐之苦的英國正在明顯復甦。從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來看,傳統上巴黎落後美國的紐約和英國的倫敦,雖然英國於2016年公投決定脫歐後,法國近幾年來已逐漸擦亮金融中心的招牌,吸引了銀行和避險基金進駐,但是大倫敦地區仍有50萬個與金融相關的工作機會,在數位和服務行業的就業機會也非常強勁。
勒梅爾則以美國銀行摩根史坦利在法國發展很快的業務指出,3年時間內大摩的法國員工人數已經從150人增加到400人,計劃還將在巴黎設立「歐洲園區」新增100多位研究人員,反映出法國在英國脫歐後,力圖成為歐盟金融中心的舉措已收到成效。為此,法國這個歐元區第2大經濟體,還提出了一項旨在提高巴黎作為金融中心吸引力的法案,目前正在國民議會進行辯論。
勒梅爾也強調,「令人興奮的是,不僅英美銀行繼續在法國經營,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也在法國開展業務」,阿聯的阿布達比第一銀行和奈及利亞的贊尼特銀行將在巴黎設立分行,「這也有助於法國投資波斯灣以及使用英語的非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