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即將掛牌上櫃的新藥公司共信,靠著獨特的腫瘤消融新藥,已在中國取得銷售實績。創始團隊逾 30 年的研發路,是如何一步步取得醫師認可,並從中國逐步往東南亞與美國布局?

第一次募資,對方問『要成功,需要多久?』」共信醫藥科技總經理林懋元談起 1999 年,他首次替共信創辦人吳宜莊安排的募資會議,當吳宜莊給出「15 到 20 年」的答案,「(會議)不到 20 分鐘,對方就送客了。」林懋元說道。

這家藉由注射藥物至腫瘤讓腫瘤消融的生技公司,儘管發展初期不受投資人關注,但其新藥卻獲得中國抗疫英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肯定,該新藥成分也在 2022 年寫進中國用藥最高規範的「中國藥典」中,肺癌新藥 PTS302 已在 2023 年於中國銷售,現正向新加坡申請藥證,而共信最快也可望在今年第二季掛牌上櫃。

高毒性卻不影響正常細胞

還有20種適應症可發展

新藥上市,讓共信的營收從 2022 年不到 115 萬元,倍數成長到 2023 年的近 1 千 9 百萬元。「現在還有 20 種適應症還沒有開發。」林懋元說的,是在現有中國肺癌藥證的基礎上,持續朝肝癌、胸腔積液等其他適應症,展開臨床試驗、以申請藥證上市。

如今發展的坦途,是從多次碰壁的探索開始。共信成立之前的 1980 年代,當時在美國的吳宜莊,原本進行愛滋病新藥研究,但意外與共信前董事石家舜發現,「對甲苯磺醯胺(簡稱PTS)」對腫瘤細胞具有高毒性、對正常細胞影響相對少,可以作為癌症標靶治療的藥物。

但是,吳宜莊和石家舜皆非藥界出身,當時的發現別說是商用化,連取得醫師信任、展開臨床的機會都很渺茫。直到 1992 年,吳宜莊在朋友介紹下認識鍾南山,才開啟PTS用於抗癌治療的大門。

林懋元回憶,隔一年在鍾南山任職的中國廣州醫學院,一位護理師的家人需治療喉癌,但醫師評估認為腫瘤位置讓化療難以企及,「鍾南山就打了電話到美國給吳博士,說『給我一點藥物,我來試試看』。」注射後幾天,患者喉癌腫瘤就開始消融,讓鍾南山決定幫助吳宜莊發展新藥。

事實上,鍾南山看見的不只是新藥的效果,還有能與其他治療方式競爭的實力。林懋元舉例,在與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梁嘉德的肝癌研究中,常見的局部治療方式,包含使用加熱來消融腫瘤的「電燒」,或是對腫瘤注射酒精這類化學消融,都可能會影響到腫瘤旁正常組織,但共信的藥物「對腫瘤周邊正常肝組織的損傷非常小」,甚至曾出現在試驗中僅用一次腫瘤內注射,就成功讓病患兩顆肝臟腫瘤完全壞死的案例。

在鍾南山的建議下,吳宜莊先是在 2000 年成立 PTS International,以便在中國展開臨床試驗,並於 2014 年在台灣成立共信,作為研發與營運中心。只是,高毒性的新藥要能在中國取得藥證、上市使用,勢必得先被寫入中國藥典,共信也在 2019 年展開這項工作。

「4 年時間,開了 3 百條檢驗說明。」談起寫入藥典的過程,林懋元直言最難的是,為了 PTS 這個業界不熟悉的有效成分,主管機關不斷要求提供檢驗方法,「合理性、純度、雜質,每個都要解釋清楚。」不只是製造的規範,包含施術時如果注射有偏差,也得證明不會影響到正常組織。

2022 年,共信成功寫入中國藥典,並於同年取得中國藥證上市,在 2023 年 8 月正式於中國展開銷售。對於下一步,林懋元指出將申請新加坡藥證,建立東南亞市場的發展基礎。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想看完整內容,請參閱今周刊第 1429 期

延伸閱讀

稅額試算書沒收到?絕不是國稅局忘記你!3 種人不會收到、該如何報 5 個 QA 一次看

https://bit.ly/3WrCgc1

40 歲癌末女強人,想把遺產全留給未成年獨子繼承...遺囑信託這樣做「不讓外遇前夫偷花 1 毛錢」

https://bit.ly/3WCpF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