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8日宣布赴德國設12吋晶圓廠,投資額預計為35億歐元(約新台幣1236億元),並在高雄廠投入2奈米製程。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今(9)日表示,台積電不僅根留台灣,也與國際夥伴合作,帶動台灣及歐盟更多合作,進一步深化台歐雙邊關係

王美花今日出席「2023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供應鏈全球大進擊」,她在會後受訪時表示,台積電將高雄廠改為2奈米製程,印證了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所提,將最先進製程、研發根留台灣,同時也因應客戶需求布局海外市場,擴散到全世界,相當明顯是兩邊都要顧。

她說,台積電高雄廠改為2奈米先進製程,並在日本投資28奈米、德國投資車用晶片,台積電不斷突破相關技術,在竹科寶山、高雄廠預計將在2025年成為2奈米的生產基地,台積電的布局都是逐步在做。

王美花指出,台積電赴德國投資設廠,是經過與客戶、歐盟、德國討論,除了因應客戶需求,也獲得歐盟及德國政府相關補貼,可順勢帶動台灣與歐盟更多合作,進一步深化台歐雙邊關係,促使台灣和歐盟之間的合作更緊密。除了台歐盟關係持續深化,在不斷加強合作下,台灣與美國完成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署,現在也在談如何避免雙重課稅問題。

關於台積電投資德國,是否需要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核?王美花回應,半導體到國外投資須經過投審會審核,要政府批准,另一方面,到德國投資的部份,台積電同時也在國內加大投資力道,近日也宣布先進封裝廠將落腳竹科銅鑼園區,這些都是在審核時會考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