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經濟恐怕不太妙,一開年中國籠罩在疫情肆虐的困境,染疫及死亡病例持續創新高,民心浮動引發社會不穩的跡象,各地方爆發零星抗議事件,從去年的白紙革命,到今年初的煙花革命,年關將至,近期頻頻出現減薪潮、討薪潮,這對比著歲末年終各地擠滿返鄉的人潮,過去歡喜過節的氣氛少了,薪資少了、工作沒了,今年中國春運乘載著人們悲涼的心境,這個年恐怕是不太好過,換來的不是春暖花開,而是劇烈的社會動盪。

疫情+經濟困頓 中國正上演著人間煉獄

過去三年,中國強行「動態清零」的防疫路線,經濟發展一落千丈,臨時性的封城手段,更是讓企業經營難以為繼,「停產停工」不但造成供應鏈有斷鏈的風險,就業與消費問題也連帶受到影響,更不用說,民眾被強制「足不出戶」,北京當局一刀切的防疫思維,惹得民怨四起,不得不回應白紙革命所帶來的社會效應,突如其來改弦更張把「封控」改為「解封」,但是缺乏配套措施,社會大眾又欠缺防疫自主的認知,鬆綁防疫卻造成疫情失控,經濟社會問題會更加複雜難解。

自去年底倉促解封後,中國疫情出現失控現象,不但確診人數一再攀高,就連醫療系統都瀕臨崩潰,此外,染疫死亡病例數一直是個謎,外界質疑中國公布的資訊過於保守,猜測感染人數和染疫病亡人數的真實情況恐怕超乎想像,甚至比65年前「大躍進」導致的大饑荒還要嚴重;再加上北京當局為了守住顏面,一再婉拒國際社會的援助,難道是為了製造大規模感染來「全體免疫」嗎?如果是,這會是一場人為災難。

中國除了正面臨著疫情擴散的挑戰,經濟情勢也陷入低迷的狀態,由於西方國家正在籌組隔離中國的全球供應鏈,中國長期仰賴對外經貿的經濟發展模式遭受挑戰,外部形勢不佳,國內市場也出現疲軟的跡象,除了延續疫情前「L型經濟」的下滑趨勢之外,政局緊縮、防疫失敗、政府失靈等因素,都造成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再加上外商企業紛紛減資、撤離中國,以及地方政府債務黑洞擴大,過去政府政策的刺激效益正在遞減,可以說短期內中國經濟很難觸底反彈。

中共洗腦「東升西降」 實為統治失敗卸責

當然,整體經濟形勢不好,連帶影響民眾的生計與收入,以及根深蒂固的貧富落差現象擴大,社會大眾的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重,這都是社會出現崩解的不定時炸彈,隨著年關將近,社會經濟風險不斷浮現。這段期間,中國各地經濟維權事件層出不窮,特別是部分企業經營不善,拖欠薪資引發員工不滿,集體抗議活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而,中共欲蓋彌彰的作法,短暫壓制抗議的浪潮,但卻沒有解決民眾收入減縮、生活瀕臨斷炊的問題,後續挑戰勢必接踵而來。

對大多數中國民眾來說,今年年關肯定不好過,出門怕染疫,一但確診卻無法就醫,甚至連帶生命安全不保,再加上收入短缺、工作盡失,春運返家後卻兩手空空,去年喊著「就地過節」,今年卻是帶著「病毒」回家鄉,民眾有苦卻又無奈,但是中共卻無心又無能可以解決,眼看今年的過年是「歹年冬」,中共自詡的制度優勢蕩然無存,這恐怕會削弱社會對政府的信任,甚至動搖中共統治的威信,「中共政權步入歷史」不是不可能。

事實上,中共正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統治危機,內、外部情勢完全不利於政權穩定,一場疫情沒有讓中國內部有撥亂反正的可能,中共卻是一再對內洗腦強調「東升西降」的意識,打腫臉充胖子為的就是要轉移「治國無方」的責難,把當前的挑戰推卸給境外反中勢力,這從中國「對等報復」各國的防疫措施便可窺知,習近平試圖抬高「民族愛國意識」來掩蓋防疫失敗的事實,這是專制政體缺乏監督制衡機制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經濟要在短期內復甦的可能性極低,一來疫情在春節過後將可能再出現另一波高潮,其二中國社會不穩跡象仍存甚至會爆發更具規模的抗爭,而國內產能在內外部因素干擾之下,不但不會恢復,更可能會持續弱化減少;那麼中共又會如何標定2023年的經濟成長目標呢?恐怕這有著政治判斷與目的,今年三月即將登場的新兩會,不會有意外的是,中共會拉高經濟成長願景,畢竟去年的基準太低,而且還必須鞏固習近平的面子問題,反正「數據造假」讓什麼都有可能,只是中國社會還能被拐騙多久?有待公民社會自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