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家基本上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憲法,對憲法的存在功能主要應該鎖定在如何限制政府職權以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早自1789 年 8月26日法國國民會議就通過《人權和公民權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and Citizen),在第 16 條即有明文:一個社會如果其權利的保障未能獲得保證,而且權力的分立亦未能得到確立,就根本不存在憲法。
12月19日,習近平在中國官媒新華網發表署名文章《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紀念現行憲法公佈施行40週年》。該文寫道:「制定和實施憲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在漂亮話之後,緊接著他又來了一段中共慣常必說的天朝語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苦苦尋找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道路。一些政治勢力試圖按照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對我國封建專制制度進行改良,都宣告失敗。」
習大帝:中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習大帝說:「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爲都必須予以追究。」這句話看似平常,但緊接著話鋒一轉,他又現出閃閃獠牙:「中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是中國憲法最顯著的特徵,也是中國憲法得到全面貫徹實施的根本保證。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充分發揚民主,領導人民制定出體現人民意志的憲法,領導人民實施憲法,確保我國憲法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還自我宣稱,執政10年來,推動中國憲法制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歷史性成就」。
所謂睜眼說瞎話,習近平的腦袋裡裝的根本不是現代國家的「憲法」,亦即完全不是公民權的基本概念,毋乃是天朝帝制下那一套「皇權思想」。卻也還能如此誇誇其談地發表如此長篇大論。
日裔政治經濟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Yoshihiro Fukuyama)在其名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認為,國家是在人類共同經歷過的部族文明基礎上演進出來的政治秩序。國家制度的演化程度有高低之分。國家出現的第一個重要標誌,是中央官僚體系的確立。而根據福山對歷史的解讀,中國屬於最早、也最成功地完成這一演進的文明。國家制度演進的更高階段是實現法治,而現代國家制度則是在此基礎上達到的第三階段——可問責政府。中國文明的政治秩序雖然率先完成了國家制度演化的第一階段,卻始終不能演進到第二和第三階段。
「家天下」與「黨天下」的互斥與相吸
事實上,福山使用「中國」的這一詞彙是值得質疑的,在家天下的幾千年歷史裡,所謂的「國家」其實更貼近「朝廷」制度才正確。自漢武帝支持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歷史性的發展之後,儒家之學乃成為兩千多年來,士子(知識份子)們支持朝廷政治的大一統帝制不可動搖的信仰系統。
20世紀初經過辛亥革命之後,皇帝被驅逐了,士子(知識份子)們幾千年的信仰崩解了,思想底層裡重尋帝制的復辟想法卻一直都不曾熄滅,因此我們就看到了東方專制主義內涵的一種恢復家天下的頑固傾向。相衝突的,在清廷覆亡的當時,已經從西方引入的以民權為基礎的合法性新理念之實踐也因而使之很難成功,袁世凱稱帝失敗就是一個明證。之後又在蘇俄影響下,中國也順勢更置「家天下」的模型而改換成「黨天下」制度。
「家天下」與「黨天下」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是一家一姓的血緣世襲制,後者則由政黨少數人的壟斷式集體領導,也就是民主集中制。
然而,只要東方專制主義的DNA仍繼續在儒家士子們的血液中流淌,在一定機緣下,黨天下就不僅會蛻變成獨裁終身制,也將隨之產生傳位於子的強烈衝動。當年在台灣施行黨天下的蔣介石,把位子傳給太子蔣經國就沒有遇到過太大阻力,或者說,當年蔣經國的政敵們都很輕易地被肅清了。即使延續到21世紀的民主台灣,資質平庸的蔣萬安僅憑「我的祖父蔣經國」的血緣號召,也得以順利在民主選舉中贏得台北市長之位。
同樣的,中共今天的黨天下,也終將難免要走上獨裁終身制的帝制之路。我們從習近平會在這次二十大一中全會上推出一個全部由忠於他的人組成的常委班子,就幾乎可以預判,只要中共反習派在未來的時間內被一一清洗殆盡,就難保習大帝不會想要傳位給其血緣二代子孫。
獨裁者的特性:身邊無可用之人
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就直言說「這是前所未有的」,他說:「習近平的做法違背了中共自身的傳統。我認為黨內幾乎總是存在著某種形式的平衡。這也是一種規範。」而顯然的,這種「黨天下」必須存在的內部平衡感已經被習大帝移除了。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則評論道:「習近平希望成為自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領導人。我認為他(習近平)的主要驅動也是他的自負,他相信他能做到,他認為他是必不可少的,他要整頓中國、整頓共產黨、拯救中國人。」
張彥繼續提及:「這很像獨裁者的誘惑,因為這種誘惑是,當你有權力的時候,會認為我可以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所以你開始對很多事情進行微觀管理。就像毛一樣。」
張彥認為,實際上一個真正強大的領導者不需要直接控制一切。「因為如果出現問題,你無法怪別人。如果你是頂級人物,並且直接控制關鍵政策,萬一政策有問題,這會讓你變得很脆弱。」
然而,古往今來的絕大多數的獨裁者都難以迴避這一致命點,俄羅斯的普京大帝如此,中共的習大帝又何嘗不如是。習大帝一人身兼幾十個小組長的頭銜,他能有多大精力和時間來處理這麼多大小事呢?
在武漢肺炎變異病毒已經在世界各地被證明毒性減弱的情況下,習近平仍然頑固地堅持清零政策;而當民眾不堪忍受嚴苛的疫情防控、奮起抗議而出現「白紙革命」之後,當局一方面持續強力鎮壓了抗議者,也同時突然宣布取消習大帝一手主導的「清零政策」。
中國自12月以來至20日累計已 2.48億人感染
實際上,審視中國各地的地方政府如何展開政策轉變,顯示出政府已疲於應付一連串的武肺疫情暴發、指令混亂、經濟困境以及隨後罕見的政治抗議。
紐約時報在12月22日刊出報導《從極端「清零」到突然「放開」,「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永遠都在自救?」》,文中提到:沒人想到中國可以在沒有退出策略、不實施壓平曲線措施的情況下對防疫強行轉向。從求購退燒藥、抗原到發起親友互助,很多人不得不走上了自救之路。
據多方媒體的訊息顯示,中國疫情之嚴重,至少已冒出130多個變異株,極其諷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不折不扣地演進成「中華病毒偉大復興」。
12月22日,有一份正在網路流傳的中國國家衛健委21日的會議紀要告訴我們,估算全中國20日當天單日新增近3700萬人感染、12月以來至20日累計已 2.48億人感染。
根據這份紀要顯示,中國12月20日單日感染估算新增3699.64萬人,單日新增感染率為2.62%,相較19、18日新增感染率持續增加;而單日新增感染率前 5的省市分別是四川、安徽、湖北、上海和湖南;若以城市排名,單日新增感染率前 5位城市(含直轄市)分別是成都、蘭州、合肥和上海。
儘管疫情感染已嚴重至此,中共當局依然悍然拒絕國際疫苗的援助。
德國「明鏡週刊」21日報導,德國總統史坦麥爾廿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論及中國當前疫情,表示德方可提供中國數億劑BNT疫苗以及德國防疫主管機關可協助中國抗疫,但遭中方拒絕。美國國務院此前也曾表達願與中國分享疫苗,同樣遭中方拒絕。
習近平之前曾經不只一次地將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防控的成功與「西方的混亂」進行了強烈對比,並以此證明他對崛起中國的宏大敘事:有序、安全、有遠見。可是這回,ㄉˋ,就一個「大有為」政府而言,絕對是不負責任或可以斥之為無能與昏庸的。更糟糕的,他為了顧及顏面,還不容國際伸以援手,中國人唯有繼續獨立自救吧!
網紅專欄作家顏擇雅上週發表一篇專文《中國經濟下滑會改變什麼?》她開宗明義寫道:「Peak China」是一個很新的英文詞語,意為「觸頂的中國」。文中,她提到一個概念,「我們總以為中國快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沒想到它這麼快觸頂,且不討論崩潰與衰弱,光是中國下滑,我們的未來就很不一樣了。」
那麼,我們的未來如何不一樣呢?顏擇雅的論點很有趣,她說:
(中國經濟)下滑會助長國族主義,這種可能性當然存在。但中國近年國族主義有一大特色是他國沒有的,就是愛國等同愛黨,人民高度認同一黨專政。這種「制度自信」不能只靠宣傳,也需要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活水平在提升。以後,這種條件將不復存在。......
這位網紅作家因此天真的判斷道:
最有可能,是國族主義回到1995年之前那種:講台獨一定翻臉,卻理解台灣人為何不想被「統一」。這樣的民意就算支持擴軍,也不會支持習近平為了一己之私,在台灣沒有挑釁的狀況下動武。說統獨留給子孫決定,他們是可以舉雙手贊成的。
更絕的,她還在文末說:「這樣的戰爭,將永遠斷送中華民族的『統一夢』,絕對是『以武促獨』」。
這屬於顏女士個人觀點,我們給予絕對尊重。不過我們必須將本文主題繞回到文首提及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and Citizen)所論說的:一個社會如果其權利的保障未能獲得保證,而且權力的分立亦未能得到確立,就根本不存在憲法。
因此台灣任何一個合格公民都必須自我質問一個切身問題:習大帝自己發長文所誇耀的中共的那部憲法是不是真實憲法?或僅只不過是「中共黨天下的偽憲法」?
再請教一個更實際的問題,台灣人民願意再接受一個「黨天下的政權」來統治嗎?
作者陳昭南:曾任第二屆、第四屆立委、現為網路媒體專欄作家
-----------------------------
這次也機緣巧合,和台灣一群年輕一起發起集資,透過創新形式讓我的文章接觸到更多年輕人,讓更多人關注國際時局,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卻會來影響你甚至左右你或幫你決定你的生活和未來.....
誠摯歡迎各方好友一同支持,深度省思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新書集資連結:https://myfeel.design/pWCjX
《台灣之危:黨國遺民末日狂奔》陳昭南|歲月靜好,只因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作者訪談,新書募資正式啟動 陳昭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