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今天(29日)在臉書發文,批評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沈伯洋「極端疑神疑鬼」,與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如出一轍,認為二人態度是部分罷免團體誇張行為的根源,引發熱議。沈伯洋隨即留言「前輩都不用求證了嗎?」反擊,要求林濁水舉出具體例子證明其「疑神疑鬼」,並質疑有人將未經證實的指控(如美國間諜或CIA)強加於他,強調林未經求證就批評的做法不妥。

資深媒體人陳彥斌留言直指林濁水「老矣」,稱其批評沈伯洋的話像是國民黨40年前對他的攻擊,感嘆昔日「台獨建築師」如今淪為「台獨拆厝師」。社運人士董念台則認為沈伯洋「抓不住重點」,努力白費。網友意見兩極,支持沈伯洋者認為林濁水「老兵欺負新兵」,僅冷言冷語未有實際貢獻,質疑其分化黨內是否「收了好處」,並呼籲勿打壓年輕人。反對者則批評沈伯洋的行為像「恐怖情人」,愛台灣的方式令人窒息,質疑其不分區立委資格及罷團背後資金來源,甚至揣測是否涉及「中共或美國滲透」,意圖分裂台灣。

延燒焦點:楊宏基觀點》大罷免失敗:選民反感意識形態 小老百姓過日子的柴米油鹽比較重要

林濁水稍早再發文闡述他所稱「疑神疑鬼」的內容,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沒有情報機構,因此修《國安三法》時,自己在民進黨團中硬唱民進黨團的反調,「堅持國安局不能廢」。並坦言既然情報機構必須存在,擅長疑神疑鬼的人就必不可少。林濁水話鋒一轉,認為疑神疑鬼的人最好避免主導國家大政,至少疑神疑鬼不應成為國家大政的主調。如今整個大罷免大業領導人由疑神疑鬼的人領軍風險大是必然的。」

林濁水、沈伯洋的筆戰與網友正反兩面立場看法,反映民進黨內對罷免運動策略的分歧。林濁水主張理性訴求,避免過激行動傷害黨內團結;沈伯洋則強調罷免運動對抗「做錯事立委」的必要性,呼籲團結勿撕裂台灣。爭議凸顯民進黨內世代與路線之爭,後續可能還有其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