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臨時政府接管政權已逾半年,卻遲遲未能穩定局勢。境內衝突頻仍、邊境緊張升級,讓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再次陷入亂局。
日前,以色列對首都大馬士革發動猛烈空襲,造成國防部部分建築與總統府周邊嚴重損毀,敘以邊境亦被重兵封鎖,外部壓力不斷升高。
現正最夯:解放軍打造衛星「擊殺網」! 美太空軍作戰部長:導彈殺傷力恐被大幅強化
與此同時,南部蘇韋達省爆發嚴重內部衝突。德魯茲人與貝都因部落爆發武裝衝突,政府軍以「維穩」為名介入,卻被目擊者指控與貝都因部落聯手攻擊德魯茲武裝及平民,導致逾 500 人死亡。最終雙方在激戰後達成停火,政府軍撤出當地,蘇韋達正式落入德魯茲人控制。
德魯茲派領袖馬特·哈吉里隨即發表聲明,表示將與臨時政府抗爭到底,並拒絕與沙姆解放組織領袖朱拉尼進行任何談判。他嚴詞指出,所謂「臨時政府」只是武裝派別的偽裝,毫無合法性,更警告族人不得與其接觸,違者視為叛徒。

分析認為,哈吉里的發言已斷絕了與臨時政府的和平對話空間,戰爭似乎成為唯一的選項。然而,德魯茲派自身力量有限,要實現真正的突圍與解放,或需尋求潛在盟友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阿薩德政權雖已垮台,但阿拉維派勢力並未瓦解。作為曾主導政權的教派,阿拉維派長期掌控軍政資源,擁有包括敘利亞阿拉伯軍、特種部隊「老虎師」及俄伊支持的軍事援助體系。近來,前總統阿薩德堂兄、富商拉米·馬克盧夫宣布以拉塔基亞為核心組建自治區,聲稱已集結 30 萬大軍,獲得百萬民眾支持。老虎師前指揮官哈桑亦重出江湖,協助整合部隊。
德魯茲與阿拉維派均為宗教少數派,歷史上因共同遭受遜尼派壓迫而有過多次合作經驗。從 1925 年反法起義,到內戰期間聯手對抗極端遜尼派勢力,兩派關係雖非緊密,卻具備合作基礎。如今雙方若再度聯手,可能成為對抗沙姆解放組織的關鍵力量。

軍事上,阿拉維派擅長正規戰與重裝備突擊,而德魯茲地方武裝則熟悉南部山區地形,擅長游擊與伏擊戰術。若能整合,將構成主攻與側襲互補的作戰體系。地理上,阿拉維派掌控西部拉塔基亞與塔爾圖斯,德魯茲則盤據南部蘇韋達,若結成聯盟,將構成對臨時政府南北呼應、東西協同的地緣壓力。
不過,挑戰亦不容小覷。臨時政府已調集重兵圍剿阿拉維核心區,若獲得土耳其更多無人機支援,馬克盧夫部隊恐難以守住防線。同時,以色列對德魯茲的支持被解讀為牽制阿拉維派擴張的手段。若阿拉維武裝威脅戈蘭高地利益,以軍不排除進一步軍事介入。

阿薩德政權雖已垮台,但阿拉維派勢力並未瓦解。作為曾主導政權的教派,阿拉維派長期掌控軍政資源,擁有包括敘利亞阿拉伯軍、特種部隊「老虎師」及俄伊支持的軍事援助體系。 圖:翻攝自騰訊網

德魯茲人控制蘇韋達。 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