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日將審查新版國家安全戰略,首度將中國列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並寫入日本將擁有打擊敵方國家導彈發射基地等「反擊能力」、增加防衛費等內容。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批評,日媒公布的日期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不排除是對華挑釁;中國專家也認為,日本不反省侵略歷史,藉地區威脅謀求軍利擴張。

日媒報導指出,目前的國安戰略將中國稱的「對外立場與軍事活動」是「一大疑慮」,本次修改自民黨敦促採取更強硬措詞,但執政夥伴公明黨則擔心會觸怒中國、影響關係。最終的妥協是,在位階比「國安戰略」稍低的「國防戰略」中指稱中國的活動是「威脅」。

國安戰略中則稱中國的對外政策和軍事動向定位為「嚴重的擔憂事項」,並認為中國是日本和相關國家需要應對的「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文件中稱,「中方試圖憑藉實力在東海和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同時不排除中方為統一台灣而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也有報導提,新版國安戰略中,日本將大幅增加有關台灣問題的表述。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對此論述相當不滿,重申「中方已對日方所謂的涉海表述多次予以批駁,並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日方無權干涉」。

岸田政府想事實修憲 轉型「能戰國家」

《環時》也指出,岸田政府上台以來,在軍事上動作頻頻,積極推進修訂涉及安保的 3 份文件,也被不少分析人士解讀為日本欲藉機突破日本國內和平憲法的限制,達到事實修憲的目的。這將為日本與其他國家進行安保合作、提高國際影響力提供法律依據,也能擺脫日本的戰後體制束縛,為成為「能戰國家」做鋪墊。

日本在新版《防衛力整備計劃》中提到,將引進美國「戰斧」巡航導彈作為打擊敵方導彈發射基地的「反擊手段」,2023 年度的防衛費也將上漲 20%,從 5.4 兆日圓漲至 6.6 兆日圓。

日本有反對聲音 中國專家大力批評

日媒也提到,有民團表示反對,認為這會助長軍備競賽;同社特別編輯委員川上高志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岸田政府徹底改變日本戰後的安全保障政策,徹底摘掉日本長期堅持的「和平主義」的招牌,使該國成為一個能夠進行戰爭的「普通國家」,岸田不惜以改變戰後日本的基本面貌達到為自身政權「續命」的目的。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向《環時》表示,日方最新的對華定位,更加具有對立色彩,給中日之間解決分歧和矛盾帶來更多困難,也與北約對中國的定位更趨同,未來中長期軍力部署會更針對中國。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於海龍稱,日本也想通過修改有關文件達成配合美國「印太戰略」來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因為只依靠日本自己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此舉不僅無益於中日關係的改善,還會加劇兩國政治、社會的互信赤字,阻礙中日關係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軍事專家宋忠平也警告,日本國內一些人妄想重走軍國主義老路,必須引起地區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

美日印澳年度例行「馬拉巴爾」(Malabar 2022)軍演在日本關東以南的太平洋海域展開。圖為印度參演艦船先參與日本國際閱艦式進入橫須賀港受日艦歡迎。   圖:翻攝@JMSDF_PAO推特

日本海上自衛隊。   圖:翻攝自日本海上自衛隊官網(資料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圖:擷取自岸田文雄IG(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