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媒體《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美國空軍計畫利用LGM-35A「哨兵」(Sentinel)核飛彈計畫的剩餘資金,翻新由卡達捐贈、擬改裝為新「空軍一號」的波音747-8飛機。以升級總統專機的性能與安全性,確保其符合現代化需求。該專機由卡達政府2023年捐贈,原本為卡達王室所有,現由美國空軍接管進行改裝。
這架飛機的翻新工程包括升級通訊系統、強化防禦能力以及內部設施改造,以滿足總統及高級官員的飛行需求。資金來源為哨兵計畫的結餘款項,該計畫是美國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項目,因成本控制得宜而產生剩餘預算。美國空軍表示,此舉不僅能有效利用現有資源,還能加速新空軍一號的部署進程,預計於2030年前投入使用。
延燒焦點:中國又2架無人機通過與那國島與台灣間空域 1架可能「順時針」繞台
然而,此計畫引發部分爭議。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質疑,將卡達捐贈的飛機改為總統專機可能涉及地緣政治考量,並呼籲確保改裝過程透明。部分網友也在社群平台X上表達不滿,認為將核武資金轉用於翻新「禮物」飛機的做法不妥,甚至質疑其合法性。
「哨兵」洲際彈道飛彈計畫先前傳出「發射井問題」,導致成本大幅增加。據了解,美國空軍原計畫改裝現有的「義勇兵三型」(Minuteman Ⅲ)發射井以容納新「哨兵」飛彈,但測試顯示現有發射井因老化問題(如含石棉、鉛漆等)難以改裝,風險高且成本高昂,可能進一步延誤進度。因此,空軍決定興建全新發射井,預計部署於懷俄明、北達科他、蒙大拿、科羅拉多和內布拉斯加等地的飛彈場,另需在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新建測試用發射井。此決定使「哨兵」計畫成本從原估計的777億美元大幅攀升,2024年1月已觸發「Nunn-McCurdy」違規審查,顯示成本超支嚴重。儘管如此,美國防部認為該計畫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決定繼續推進並重組計畫。空軍強調,2024年的剩餘資金因計畫重組而「提前可用」,未影響「哨兵」進度,這些資金因而被轉用於翻新卡達捐贈的波音747-8,作為新「空軍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