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央視國防軍事頻道《砺剑》節目近日公布一段具高度象徵性的軍事對峙畫面,顯示解放軍空軍殲-16 戰機於 2023 年 5 月 26 日,於中國東南沿海空域驅離一架美軍 RC-135 電子偵察機,並在機頭前高速掠過,導致美機因尾流強震搖晃。該影片再度凸顯中美空中對峙日益升高,也彰顯北京在其主張空域內對「挑釁慣犯」的回應姿態。
根據報導,當日一架美軍 RC-135 偵察機飛至中國沿海空域執行偵察任務,解放軍依法派遣殲-16 戰機升空伴飛查證。畫面顯示,殲-16 先在 RC-135 右側穩定「伴飛」,接著迅速加速機動,從美軍機頭前掠過,尾流使 RC-135 出現可見晃動,美方飛行員顯然未預期到中方此舉。
美軍 RC-135 系列偵察機長年部署於亞太地區,執行對黃海、東海、台灣海峽與南海等高敏感海域的電子偵察任務。該機種包括 A、S、U、V、W、X 多種型號,皆搭載大量電子偵測設備,可長距離截收與分析中國地面部隊與軍事設施的電磁頻譜訊號。

據《江南都市報》引述軍事專家曹衛東分析,在現代信息化作戰背景下,戰場掌握高度依賴對電磁環境的感知與控制,這類偵察機就是美軍在衝突前期用以預先蒐集敵方頻譜訊息與戰場配置的關鍵工具,為其未來電子壓制與精準打擊鋪路。
中方長期指責美軍偵察機頻繁逼近中國沿海空域,不僅危害區域空防安全,更被視為挑釁行徑。中國在南海和台海上長期藐視國際法,卻又批評美軍違反國際公法,中美關係缺乏互信基礎,在爭議領域上不斷分歧。

節目訪問軍事專家曹衛東,未來中國會搭配新型電子設備回擊這類事件。 圖:翻攝自江南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