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沖繩嘉手納基地的美國空軍F-15「鷹式」(Eagle)戰鬥機面臨機隊老舊即將退役狀況,自11月中旬起分階段調回本土,同時改變「常駐」形態,改由先進的F-22「猛禽」(Raptor)戰鬥機輪調,首批F-22已於日前到位,美軍還特別辦了一次「大象漫步」(elephant walk)訓練展現實力。不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分析認為,或許這正是美國空軍可以思考透過無人機選項改變印太空中戰術的一次絕佳機會。
「蘭德公司」高級研究員大衛·奧赫曼內克(David Ochmanek)在美國網路軍事媒體《Breaking Defense》撰文表示,美國空軍從沖繩撤出F-15C/D戰鬥機部隊,雖然直接的戰略影響可能值得商榷,但也給了空軍調整在西太平洋和其他地方的部隊態勢的必要性和機會。分析認為,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可能在未來的任何態勢中發揮重要作用,就是「自主、不依賴跑道的飛行器」。
大衛指出,美國國防戰略將遏制中國的侵略放在首位,卻減少駐紮在前線盟國的作戰飛機,這似乎有悖常理,但反映出空軍在試圖管理機齡老化問題時,所面臨困境和被迫縮小戰鬥機聯隊。F-15是美國「古老」的戰鬥機種之一,空軍計劃以輪流部署F-22來抵消從嘉手納撤軍的影響,但事實上F-22本身就無法滿足亞洲、歐洲和中東其他地方對戰鬥機存在的需求。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空軍正在思考的方案,包括在嘉手納機場重新建立配備第五代戰鬥機的前沿駐紮戰鬥機中隊,或者是擴大機隊總體規模以支持輪換部署。大衛直言,依實現戰略需求考量,這2個方案都有「缺乏創造力」的問題。
大衛認為,必須考量沖繩和其他前沿地點作為陸基飛機運行基地的可行性。沖繩是防禦日本或台灣的空中作戰中心,但也在中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射程之內,在戰事發生時,中國可能投入大量的飛彈來摧毀停在島上的飛機、跑道、燃料庫和其他與美日空軍有關的目標。這種規模的攻擊可能會壓倒主動防禦系統,例如愛國者導彈的攔截效力;而且除了中國是強大的威脅之外,還有俄羅斯、北韓類似的威脅。
因此,美國空軍多年來思考的2個問題,跑道的必要性與昂貴先進的飛行戰機;如何在不依賴跑道或其他固定設施的情況下發射、回收、維修和重新發射的無人駕駛飛機。大衛認為,2019年試飛成功的XQ-58A「女武神」(Valkyrie),正是這種被稱為低成本、可磨損飛機技術(LCAAT)的新型飛行器的代表。
XQ-58最初被設計為「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體系的一部份,已經進行過數次成功的試飛;它不需要陸基跑道,是由類似飛彈發射車的形式發射升空;原型機測試時證實可攜行超過2000公斤的武器,作戰半徑接近4000公里。任務完成後,由降落傘協助著陸,再進行加油、巡檢、裝彈,即可重新啟動投入戰場。這將可使空軍戰場投資從陸基固定設施的建置、防禦中「空出雙手」。
另一個吸引人的重點是「成本」,以構成1個中隊的18架F-35「閃電Ⅱ」(Lightning Ⅱ)的價格,可以購置300多架LCAAT飛機和支持運作設備;LCAAT不是具有隱形能力的高性能飛機,它不會像F-22或F-35等先進戰鬥機那樣具有生存能力或多功能性。但是,大規模使用LCAAT的戰術,可以壓倒敵人的防禦體系,支持其他類型的防區外武器和有人駕駛戰鬥機的攻擊。而且在非戰時,可以像多數彈藥一樣「庫存」。
大衛總結認為,考慮未來在印太地區和其他地區的部隊組合和態勢時,空軍應該擁有超越傳統平台的選擇。其中使用自主、獨立於跑道的飛行器在前方區域產生和維持高節奏操作的快速成熟的概念,將是利用沖繩嘉手納基地戰力調整時一次絕佳的測試機會,以改變印太空中作戰戰術。
駐日美國空軍11月下旬在嘉手納基地進行「大象漫步」即時反應訓練。 圖:翻攝@space_osint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