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廈門一名女子,遭到網路祭祀平台設立紀念館,並詳細紀錄個人資訊和照片,甚至編造「死因」。 該館自 2016 年建立, 6 年來訪問量高達 4.3 萬次。 法院審理認為,平台未嚴格履行審核責任,未要求註冊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導致該女子人格權被侵害,遂判決平台承擔侵權責任。

此網络紀念館,詳細記載了女子的「生平」,包括出生日期、籍貫、悼詞,編造「死因」,「 2010 年 1 月某天晚上離校失蹤,過了好幾天才在海裡發現面目全非的屍體」,不只盜用女子在社交平台上的生活照,還作為「音容笑貌」來呈現。 這種行為的動機,已明顯侵犯了多項人格權。

據平台表示,由於多年前沒有實行實名制,因此不能提供設立這一紀念館用戶的真實姓名、位址、電話等資訊。 由於 10 年前互聯網正處於發展緩慢,各種審核機制並不完備,但一個靠網路祭祀賺取流量的平台,卻連基本審核都未完善,也遭到許多網友謾罵指責。

令人憂心的是,這種毫無審核機制,隨意建「網路墓地」,盜取他人資訊或渲染不良訊息的現象,在網祭平台並非首例。 今年 8 月,祭奠網站「孝愛之家網」為日本侵華戰犯設立線上紀念堂,引發輿論高度關注,背後的根源,其實與網路祭祀中一直以來存在的訊息審核亂象相關。

今年 4 月,中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曾開展清明期間網路祭掃規範管理工作,並依照相關規定,要求網路祭祀平臺要嚴防活人被祭拜,隨意立網碑建網墓等情況。不過,要掃除亂象,不能只靠個體維權,將網路祭掃納入監管範圍,對於一些現存的、明顯侵權違法的行為,更要依法嚴懲,以儆效尤。 

據中國《民法典》明確規定,公民在從事網路操作過程中,不得利用網路平台侵害他人民事權益,如果侵權就必須承擔責任,一般的擔責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等,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孝愛之家網站被質疑為日軍戰犯設置紀念館。   圖:擷取自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