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上的最重大議題應該是10月16日,即將在北京召開的中共20大,習近平也勢將連任國家主席第三屆任期,而再現中華帝國的皇帝光芒。
外媒「經濟學人」雜誌趁勢推出專題報導《世界分裂了》(The world divided),其副標則註明「中國想要的世界」(The world China wants),並引用作者大衛·雷尼(David Rennie)的詮釋說:「中國想要改變或打破別人設定的世界秩序,它可能會成功。」(China wants to change, or break, a world order set by others. It may yet succeed. )封面則是一張「習近平撕裂地球」的圖片,不僅驚悚而且其寓意不言自明。
習近平已準備要在台北舉行閱兵大典?
「經濟學人」精心製作的此一專題「分裂的世界」計有七篇文章,台灣當然是其不能迴避要探討的主題之一:〈中國對台灣有令人不寒而慄的計劃——可能幾乎沒有無痛的選擇〉(China has chilling plans for governing Taiwan— There may be few painless options left)。該文認為中國對於統一台灣勢在必行,美國過去確實也有背棄台灣的先例,但台灣今日的民主化讓美國不能再迴避台灣問題。
這篇開頭就以中國國務院今年8月發表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直接切入,強調中國官方對台灣的態度就是「台灣問題源於我國軟弱和混亂,將隨著民族復興的實現而得到解決。」
該文對此論述很具自信:
正如共產黨領導人所說,收復台灣將抹去 19 世紀的屈辱,當時一個衰敗的中華帝國將大片領土拱手讓給外國列強。它將治癒日本從 1895 年到 1945 年佔領該島所留下的傷痕。最重要的是,它將標誌著自 1949 年被擊敗的、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政權的領導人蔣介石以來未完成的內戰的最後勝利,帶領數百萬軍隊和難民流亡台灣。雖然這沒有大聲說出來,但如果習近平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在台灣首都台北帶領勝利校閱遊行,這將標誌著他與毛澤東和偉大的統一皇帝(the great unifying emperors.)一起登上中國不朽統治者的萬神殿。
該文還特別強調,問題是統一台灣不只事關中國的復興,更意味著台灣保護者—超級強權美國—的失敗,因此中國併吞台灣極可能將是一場改變世界格局的巨大衝突。
美國若守不住台灣,日本韓國也將失守
台灣一旦被占領,當然是美國的至大挫敗與屈辱,近百年來以美國為首所建立的國際秩序也當然就這樣被摧毀了。而由美國用心設計的第一島鏈既被突破,首先遭殃的就是日本和韓國,一方面沖繩和釣魚島附近海域全然落入共軍掌握範圍,擁核自重的北朝鮮金小胖也可能趁勢揮軍南下席捲南韓領土。屆時被孤立的日本將何以自處?
該文特別提出警告,北京為控制台灣而擬定的計畫日益露骨、令人擔憂。中共領導人自香港的反政府示威運動汲取教訓,認為要控制享有西方自由多年的土地,手段必須徹底、不能只做半套。這意味北京將不惜摧毀台灣喧鬧的多黨民主政治,甚至要對2300萬台灣人進行「再教育」。該文警示:要是西方的領導人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亞太區域內各國將會被迫與中國仰息共處,甚至採取過去認為不可能的方法去迎合中國的予取予求。
該文還提及,部分西方國家政府官員曾提醒,儘管因強力鎮壓香港抗爭屢遭國際譴責,中國至今並未為此付出深刻代價。少部分西方官員甚至私下討論是否有必要對台灣施壓、要求台灣接受可談到的最佳協議,以避免戰爭。文章指出,持這類主張的人士顯然低估了中國「接管」台灣可能導致的殘暴後果,以及西方國家的信譽恐必崩盤。
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燒腦似的說要為台灣設立「特別行政區」之言論,即屬此一範疇之考量。
文章也提到,因為台灣人民已見證過中國如何踐踏香港版本的「一國兩制」,對於接受中共招安的意願存在極高的抗拒力。
美國政府「戰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完整版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本週三(12日)發布了期待已久的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完整版,白宮將「戰勝中國」視為美國的全球優先要務,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更明白指出,與中國的競爭,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華府必須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優勢,並贏得與北京的經濟軍備競賽。
據「德國之聲」報導,這份48頁的文件因俄烏戰爭爆發而被推遲,戰略內容在思維上沒有重大轉變,也沒有為拜登的外交政策引入重大的新論述。該文件強調了白宮的觀點,即美國的領導力是克服全球威脅的關鍵,如氣候變化和獨裁政權的崛起。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對此表示:「我相信,這個戰略活生生地展示了我們外交政策方針的關鍵要素,那就是強調盟友,強調民主世界的重要性,為其他民主國家和民主價值觀挺身而出。」
12日,「美國之音」刊出《中共20大後台海或進入關鍵期美國威懾拒阻至關重要》的報導說,儘管中國在什麼時候會發動對台戰爭本質上外人無從知道,有關議題各路專家也有很多獨到見解,但是美國幾位軍方和情報界的最高級官員去年以來,分別在不同場合罕見地一致指出今後幾年的可能性,這其中包括中央情報局副局長科恩(David Cohen)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Mark Milley)。
科恩最近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透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要求解放軍說,他希望在2027年前具備以武力控制台灣的能力。此前,國家情報總監埃夫麗爾·海恩斯( Avril Haines )五月份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也說,從現在到2030年,台灣面臨的威脅是「嚴重的」。
李喜明最經典戰略:讓中共奪島失敗就算贏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此前的一份專訪中也提出其憂心:台灣根本不要問解放軍會不會武統,而是要注意什麼時候會動手,關鍵在於「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李喜明在近日出版《台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台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專著中,力倡整台灣體防衛構想(ODC)為理論基礎,提出建構台灣不對稱戰力的具體方案。其中最經典一個戰略概念即是「讓中共奪島失敗就算贏」。
對照烏克蘭戰爭的經驗以觀,俄羅斯軍隊強力進攻基輔受阻並失敗後,立刻遭遇後勤補給線的全面催毀,而導致攻勢的癱瘓並被迫撤軍。惟,台灣有一道海峽天險,共軍侵台補給線的難度遠超過俄軍N倍以上,縱使共軍費盡萬難登陸台灣,也絕難維持其糧食彈藥的源源補給。甚至還可能徒令登陸共軍成了台軍甕中捉鱉的獵物。前提是,共軍必須要遭遇台灣全民的堅強抵抗並讓他們寸步難行。
長期以來,威懾戰略一直是支撐美軍優勢的重要理念之一,旨在迫使對方判斷採取行動的成本遠高於收益,從而決定放棄採取該行動。在台灣問題上,讓中國明白它在台海戰爭中必敗無疑的威懾被稱為「拒止性威懾」(deterrence by denial),相對的另一種威赫策略--「懲罰性威懾」(deterrence by punishment)是指試圖讓中國相信,並使其覺悟:即使獲勝成本也會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收益。
職是,台灣全民對於入侵者的堅強抵抗的決心與意志就成了最關鍵的一種「戰力」考量。
李喜明對此有所闡釋。他說明,在時間有限下,每年固定專注訓練數次,由特戰部隊資深軍士官擔任領導幹部,以輕兵器或人攜式刺針飛彈、標槍飛彈訓練;武器平時則儲放在地方警察、海巡駐所。但他也強調,此舉非焦土戰,更不是叫人民去死,而是提供一種「深層嚇阻」,即便海、空軍被摧毀,共軍登陸後還要面對數不盡的國土防衛戰士,彼之作戰計畫會變得既難且複雜,這會讓共軍想清楚,如果一直沒有好的計畫,就不會動手。
龍應台只敢說「反戰」,她為何不敢說「我反侵略」?
我的意思,特別是對曹興誠所倡議的建立「百萬各型作戰無人機」的生產鏈與作戰體系,再搭配百萬具的刺針飛彈及微型飛彈突擊艇、岸置反艦飛彈,其戰鬥力難道會遜於幾百架F16戰機嗎?
積極備戰的目的在於對入侵者展示強大抵抗意志,從而產生「拒止威嚇戰略」的作用。所謂「備戰」才是最有力的「反戰」之意。
至於最近龍應台又開始出面受訪而大談「我就是反戰」的基調。按照她運用漂亮詞彙所堆積的邏輯,大約有如網友「三際信息站」所套用的推論:「我龍應台反戰,等於說:普丁反戰,習近平也反戰。」
很值得注意的,龍應台僅止於談「反戰」,卻從不提「反侵略」乃至「拒絕併吞」,何以故?
當普京為了完成俄羅斯帝國偉大復興時,普京主觀地將半個歐洲都當作是他的領土,然後普京自認為他對這些地區所幹的併吞只是「特別軍事行動」,他不必對烏克蘭宣戰,其入侵也不能當做戰爭。以此可證:普京反戰?
同理,習皇帝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宣稱「台灣問題源於我國軟弱和混亂,將隨著民族復興的實現而得到解決。」所以也可以有充分理由對台灣執行其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因為是處理內政問題也就沒有宣戰必要。以此可證:習皇帝反戰?
習皇說的是「收復失土」,台灣人說的是「敵國入侵」,誰才是反戰者?
難道是龍應台嗎?
文末,請容我再一次引用醫師臉友Medfront Shin於2020年10月7日PO文對龍應台的「反戰」謬論嚴肅地提出批判的那番論述:
龍應台從維也納談到反戰, 令人對她的歷史無知感到非常訝異。
維也納有兩次不戰而跪,第一次1805年法軍占領維也納,沒遭遇抵抗, 維也納市民就像歡迎國民黨軍一樣,在街頭張燈結綵,人山人海的列隊歡迎拿破崙,結果換來拿破崙解散神聖羅馬帝國,羞辱哈布斯堡王室。第二次是墨索里尼粉絲的基督教社會黨(法西斯政黨)陶富斯首相及繼任首相許士尼格被奧地利納粹黨推翻,在1938年自降國格,與希特勒的納粹德國合併。此乃奧地利兩大國恥,不是孩童似的幸福。......
如果一個自詡「反戰者」的所思所念,其實一直都是在扮演為侵略者發言的幫兇,這才是最腐朽和墮落的醜陋!。
作者陳昭南:曾任第二屆、第四屆立委、現為網路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