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於 2017 年確診漸凍症,被醫生研判只剩 6 個月的壽命,不願向命運低頭的他,經過多次手術將自己進化為「半人半機械」的「彼得2.0」。在確診漸凍症 5 年後,彼得的家人 6 月 15 日在推特表示,彼得在家人和好友的陪伴下平靜地過世了。
彼得擁有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是一名機器人科學家,曾出版 8 本相關書籍,並在全球展開 1,000 多場演講。 2017 年確診漸凍症後,醫生評估他只剩半年的壽命,經過多次手術,並在眼動追踪、語音合成、虛擬化身等技術的幫助下,彼得又活了 5 年。
漸凍症在醫學上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或運動神經元病(MND),漸凍症患者大腦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會逐漸退化,導致肌肉萎縮,最後向被凍住般動彈不得。物理學家霍金即是漸凍症患者之一,受病情影響只能終身坐在輪椅上。
今年 1 月彼得接受採訪時,全身上下只剩眼睛和大腦可以正常活動,他表示:「我的大腦瘋狂地想跟外界交流,但我只能轉動眼球,就像是我活在自己的宇宙裡,只能給別人敲摩斯電碼進行溝通。」
協助彼得完成採訪的是一系列「外掛機械」和技術整合,眼動追踪設備和 AI 軟件將他的文字想法快速轉為語音,由合成聲音進行講述,彼得的虛擬化身會根據語音內容,做出唇形變化、節奏停頓等動作。此外,彼得身上還接了 4 根管子,協助他進食、呼吸和排泄。
確診,彼得進行身體全盤改造計畫。 2018 年他首先進行「三重造口術」(tripleostomy),分別為胃造口術、結腸造口術和膀胱造口術,解決其進食和排泄問題。術前他樂觀表示:「我打算做一隻人類小白鼠!這就像是一次科學實驗,不管手術結果好壞,我們都能從中學到東西,並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為了留住自己的聲音,彼得在還能說話時找來語音技術研發專家 Matthew Aylett 博士和他的公司 CereProc ,經過 1 年多的錄音,錄製超過 15 小時的音頻、 1000 多個詞組及不同語氣,再由 AI 進行學習模仿。在交付成品後的 3 個月,彼得接受全喉切除手術並失去聲音。
隨著手指移動能力衰退,彼得選擇眼動追蹤讓他能自如的輸出想法。後來他遇見英特爾預期計算實驗室主管 Lama Nachman ,並靠著其替霍金開發的上下文輔助感知工具包(ACAT)來提高溝通效率。
彼得對 AI 抱有強烈的信心,他曾說:「我相信未來人類的最佳狀態,是人和人工智能一起工作,成為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human-centric AI)。換句話說,人工智能與人和諧相處,不是他們各自的單獨表演,而是相互依賴,彼此協同。」
2019 年,彼得和其伴侶一起創立了斯科特-摩根基金會(The Scott-Morgan Foundation),曾幫助他完成改造的技術專家、設計師、醫生等,以及他們所任職的公司英特爾、聯想、CereProc、DXC Technology 等機構,都聚集在這裡。
4 月 8 日,彼得在社群媒體表示,病情讓他的雙眼無法閉合,眼睛乾澀因此無法使用眼動追蹤來跟大家溝通。 5 月 4 日,Nachman 帶著英特爾的腦機接口專家 Bruna Girvent 探望彼得,並讓他體驗意念溝通。
種種跡象都顯示彼得的病情已進一步惡化,在與漸凍症對抗 5 年後,本月 15 日彼得家人透過推特宣布他過世的消息,享年 64 歲。但彼得的離開不是結束,他的基金會將繼續運營下去,相關研究也會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