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後院」中南美洲最近接連出現「失火」現象,不但哥倫比亞巴西先後出現轉向疑慮,就連最近要舉的美洲高峰會都出現遭到抵制的窘況。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太平洋島國訪問行程已走了逾半, 5 月 30 日在斐濟舉行的「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是重頭戲之一,「因為中國想與 10 個太平洋島國簽署『安全計畫』,結果並未成功。」不過,澳洲廣播公司 5 月 31 日引述消息指出,中國將加大力道,遊說太平洋島國簽訂該計畫。此外,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長期與美國保持夥伴關係,但在大國競爭的格局下,有法媒稱,該國開始親近中國。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引述多家法媒報導指出,哥倫比亞長期與美國保持合作關係,雙邊合作領域包括貿易、打擊販毒、偵查恐怖主義、委內瑞拉局勢以及環保議題,美國給予哥倫比亞大量的財政支持,然而哥倫比亞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愈來愈依賴中國,「像是哥倫比亞第一條地鐵線,委託給中國國營企業中國港灣工程有限公司負責興建,此舉在許多專家眼中,是哥倫比亞重要的外交政策轉折點。」

國際私營企業中心(CIPE)波哥大首都地區辦公室主任維雷茲(Angela Maria Velez)分析,哥倫比亞不得不承受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做出選擇所帶來的風險,報導接著提及,現階段在歐洲,中國的影響力不若以往,「但在拉丁美洲,中國的影響力恐將有增無減。」

此外,哥倫比亞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日前已出爐,第二輪決選將由第三度競選總統大位的左派候選人佩特羅(Gustavo Petro)和被稱為「哥倫比亞川普」的富豪商人賀南德茲(Rodolfo Hernandez)一決勝負。在結果出爐前,外媒稱,中國在哥倫比亞的觸角「已悄悄推進」。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引述《法國世界報》 5 月 30 日報導指出,哥倫比亞 5 月 29 日舉行第一輪總統選舉,中左翼的歷史條約聯盟候選人佩特羅在第一輪中贏得 40% 的選票,而獨立派的億萬富翁候選人賀南德茲則獲得了 28% 的選票,「在 6 月 19 日大選後,佩特羅將可能成為哥倫比亞首位左翼總統。」

報導續指,哥倫比亞身為美國堅定的盟友和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合作夥伴,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且北京方面完全有能力增加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哥倫比亞政治學家博爾達(Sandra Borda)說,「哥倫比亞對北京的開放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隨着 2018 年現任總統杜克 (Ivan Duque)上台後,已經大大加快了腳步。」

針對哥倫比亞的政局發展,《新華社》高級記者劉洪分析,若佩特羅成為哥倫比亞首位左翼總統,即代表美國將迎來國際外交上的一次重大挫敗。他說,佩特羅是左翼,自稱是社會主義者,支持「馬克思主義」;「在對美問題上,佩特羅嚴厲批評美國在哥倫比亞的『禁毒戰爭』,要求重新談判哥美雙邊貿易協議。」劉洪表示,在佩特羅眼中,當年的右翼政府和美國簽訂的協議,嚴重損害了哥倫比亞農民和製造商的利益。劉洪接著提及,佩特羅的崛起,也是哥倫比亞局勢發展的必然,「哥倫比亞是拉丁美洲右翼的重鎮,但最新的民調顯示, 85% 的哥倫比亞人認為,國家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劉洪續指,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美國與巴西關係迅速跌到谷底,巴西政府遲遲不承認拜登當選。劉洪表示,按照目前的巴西總統大選民調,前總統達席爾瓦(Luiz da Silva)將很可能在今年秋天再次當選,巴西回歸左翼執政。而達席爾瓦被認為是巴西史上最好的總統,「在他執政時期,巴西經濟迅速發展,奠定了金磚國家的底色;但達席爾瓦的獨立外交政策,也與美國產生了劇烈的摩擦。」而若達席爾瓦當選,意味著拉丁美洲的所有大國,如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等,均將由左翼或中左翼執政,「拉丁美洲將進入新一輪左翼執政週期。」

此外,即將在洛杉磯舉行的美洲國家峰會(SOA),將成為美國另一場的外交災難。墨西哥總統歐布拉多(Andres Obrador)日前表示,除非華盛頓邀請地區內所有國家,否則他將不出席美洲高峰會;另傳出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也抵制出席。

《法新社》報導稱,歐布拉多表示,若拜登政府將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排除在這次會談之外,他將不出席,由外交部長長厄伯拉特(Marcelo Ebrard)代表,「如果不是每個人都獲邀,墨西哥政府仍會有代表出席,但我將不會前往。」、「我不希望相同的政策在美國繼續下去,事實上,我希望維護獨立和主權,並展現博愛。」

哥倫比亞左派總統候選人佩特羅(Gustavo Petro)。   圖:@petrogustavo 推特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美巴關係迅速跌到谷底,巴西政府更遲遲不承認拜登當選。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現正訪問南太平洋區域,圖為王毅和索羅門群島外交部長馬內列(Jeremiah Manele)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