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今年大學應屆畢業生將達1076萬人,面臨疫情以來最差的經濟與就業環境。為降低失業率,中國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金李建議教育部,允許更多學生延畢並保留應屆畢業生身分。

中國新聞網31日報導,金李接受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專訪時,提出以上建議。

報導指出,新一輪COVID-19疫情和國際局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疊加,給中國經濟帶來不小衝擊。4月份失業率上升,尤其是16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高達18.2%。

為助逾千萬應屆大學生就業,中國10個有關部門3月提出「實施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畫」,展開全國大專院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等特別措施,還要求平台經濟帶動更多就業。

當被問及還有那些措施可以拓寬就業管道,金李首先建議緊急動員有條件的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提供盡可能多的擴招名額吸收新畢業生,國家給予一定財政補助。

他並建議由國家協調,在現有徵兵計畫內優先安排大學畢業生參軍。

金李還建議,針對今年的「特殊困難」,教育部緊急特批招生名額,動員有條件的大學進行研究生和雙學位的特別擴招,並允許有條件的大學採取更加靈活的學制,允許更多學生延期畢業並保留應屆生身分,讓這些學生在學校裡多待上一兩年,並且繼續提升人力資本。

他也建議國家提供一定的費用補助,在不增加企業用工成本的前提下,為企業提供大量實習生,降低企業招收畢業生後再培訓的成本,提升企業用工意願。

金李還批評,現在很多年輕人過於依賴父母,這種「巨嬰心態」來自於家庭培養和學校教育中的缺失。他們是在經濟繁榮時代中成長起來的,不管城市農村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嬌生慣養,吃不得苦,造成農民工不缺工作,大學生反而缺工作。

他直言,經濟較好的時候,巨嬰的問題被掩蓋在躺平和佛系等人生選擇之下,很多家庭自己把孩子的不求上進問題吸收掉了。形勢出現變化後,很多年輕人迫於經濟壓力,可能要被迫放下體面去從事平時看不上的工作。

「也許反而是經過這樣一種艱難生活的洗禮,他們可以被淬煉成為更加堅韌不拔的人,成為未來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金李說。(編輯:楊昇儒)11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