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亞洲行, 23 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進行美日高峰會談,會後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如果中國犯台,美國是否會採取軍事介入,引發各界關注。專家分析,美國從去年在印太戰略就做了 4 項部署,都包含台灣議題,每一招都劍指中國。

政治評論員、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張宇韶表示,拜登在公開場合承諾,若中國犯台的話,美國願意採取軍事介入,這樣的承諾並非天外飛來一筆,而是從去年就超前部署。

他還進一步提到,拜登特別訪問日、韓兩國,針對性非常強,等於美國把戰略從歐洲地區轉移到印太地區,然而台灣是印太地區非常重要的議題,這是美國在戰略部署上的重要轉變之一。

拜登的亞洲行在時間點上也有著巧合。張宇韶分析,今年年底中國將舉行二十大,美國則有期中選舉,除了俄烏戰爭還在進行之外,韓國剛剛政黨輪替,新上任的總統尹錫悦比較親美,跟上一任親中的文在寅有明顯的不同。

拜登訪日韓,明顯將戰略中心轉向印太地區,同時,美國也祭出四項部署圍堵中國。今年是中韓建交 30 周年、中日建交 50 周年,張宇韶認為在這樣的時機點,拜登訪問亞洲,這明顯是針對圍堵中國而來。

他表示,美國聯合盟友圍堵中國的戰略,共有 4 項部署 :

第一項部署可從 2021 年上半年 4 月份美日、美韓雙邊聯合聲明看出來。美日聯合聲明中,拜登與當時日本首相菅義偉特別強調,台灣安全攸關日本國家安全,美韓聯合聲明則提到,韓國的首要威脅不是只有朝鮮,中國才是影響區域和平穩定的最大變數。

第二項部署緊接著 2021 年下半年 9 月,美方促成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同樣提到台灣議題,包含供應鏈以及防疫政策,雖然台灣沒有實際加入,但是台灣議題已實質在 QUAD 當中討論,當時被認為是 QUAD-Plus ,作為 QUAD 的延伸。另外還有美、英、澳軍事同盟(AUKUS)的組成,美國在這四項基礎上的布局,都包含台灣議題,且都劍指中國。

第三項部署,美國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從去年阿富汗戰爭到現在俄烏戰爭,世界秩序正發生變化,拜登不斷在重要場合引述北約第五條,背後其實有其意義。尤其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提到,「我們對盟友和夥伴的承諾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且一向如此。我們對台灣和以色列的承諾一如既往的堅定。」

北約第五條規定,一旦確認其中一個成員國受到攻擊,將視為其他成員國受到攻擊。張宇韶提到,這也是烏克蘭、瑞典、芬蘭為何要加入北約的原因,就是為了對抗俄羅斯。

第四項部署就是北約集體防衛的精神,同樣也出現在被視為「亞洲小北約」的 QUAD 。目前菲律賓、韓國、日本一致認為在亞洲破壞區域穩定的就是中國,因此不容許台灣遭受中國侵犯,維持區域安全穩定,台灣是關鍵。

他表示,美國多次強調台美關係堅若磐石,並符合「台灣關係法」相關內容,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拜登對台承諾「怎會是失言或是天外飛來一筆?」前面的挺台言論,加上印太地區的戰略部署, QUAD 將台灣議題納入,都是劍指中國。

張宇韶指出 :「把台灣安全鑲嵌在區域安全穩定之中」,這是拜登去年做的超前部署,甚至是延續前美國總統川普時期既有的政策,上述各種戰略部署顯示,拜登挺台言論是具有戰略上的考量及意義。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5月22至24訪日,23日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   圖:翻攝自美國白宮臉書(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