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5)日表示,已經有好一陣子沒看到蔡政府上下驚慌失措、狼狽不堪的樣子了。最近一次是距今半年前,四項公投倒數計時50天左右;另一次,是去年五月疫情風暴乍起,疫苗嚴重短缺時。這兩次執政危機,蔡政府都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驚險過關。面對這次猛烈的Omicron危機,蔡政府還可以依樣畫葫蘆嗎?
游盈隆說,「要快篩沒快篩,要疫苗沒疫苗,要治療藥沒治療藥...」這是一位當過部級醫院院長昨天親口對他述說的感嘆,反映的是社會普遍的心聲與無奈。這是典型的民怨,而且深沉。
游盈隆在臉書發文表示,隨著每日確診者大量增加,中重症患者與死亡人數快速攀升,家屬無語問蒼天;快篩一劑難求,一般民眾阮囊羞澀尚須擠出500元來買;兒童父母面臨莫德納或BNT疫苗選擇的進退兩難,心急如焚;治療藥如Paxlovid量少價高,民眾只能乾瞪眼,懷疑只有權貴能拿到。到底為什麼?一貫以「會做事」自豪的蘇內閣何以淪落至此?
昨天,蔡英文總統兼黨主席在民進黨中常會上「震怒」,因為快篩試劑之亂。但,震怒無法撇清自己是執政團隊最高領導人該負的責任。此外,蔡主席提點國人「今年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越韓國」,只不過這個提點時機很尷尬,當此時此刻六成以上台灣人因疫情衝擊而擔憂個人工作與所得時,蔡總統這樣的「暗示性邀功」不但不是時候,也顯得很無釐頭。
坦白講,最近疫情吃緊,台灣官方防疫表現與過去兩年截然不同,不少政策作為令人摸不著頭緒。舉一個例,最近「與病毒共存」的社會輿論狂吹,指揮官陳時中也多次正面回應,包括未來可能「不公布確診數字」等等,令人非常錯愕。他很擔心「疫情透明性」可能被政府棄之如敝屣。
如果說,防疫必須在「清零」及「與病毒共存」兩個極端之間的光譜做選擇,台灣應該可以找到很好的立足點。台灣本是世界防疫楷模,只要穩紮穩打,漸進調整對策,照理說,不必也不應一夕之間解除相關防疫管制,大步向「與病毒共存」邁進。
游盈隆指出,為什麼當前蔡政府「新台灣模式」的防疫作為給人一種「未戰先降」的感覺?甚至有親政府的專家變相公開鼓吹擁抱病毒,急於向病毒臣服?在全球普受尊敬的美國防疫權威佛奇(Anthony Foci)最近再度提醒世人「(這個病毒)每隔幾個月就會出現一些變種,...,所以真的很難達到群體免疫。」奇怪的是,受蔡政府信賴的一些專家卻反其道而行,令人費解。
平常不輕易露面的前副總統陳建仁,現在是蔡總統最信賴的防疫專家,幾天前(4月29日)在臉書對當前疫情發表意見。當他看到陳建仁臉書最後一段文字時,他就感覺大事不妙了。
陳建仁說:「只要疫苗覆蓋率繼續大幅提昇、快篩試劑充分而且普及社區基層、快篩陽性而必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都能在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重症數及死亡數即可大量減少,無須過度恐慌」。
游盈隆指出,這三個「只要」,不就是預告蔡政府當前最欠缺的三項作為嗎?這難道是陳前副總統委婉地向人民示警嗎?
疫情演變緊緊牽動選情,這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二月,農曆春節過後,他根據長期對台灣民意與選舉的研究和經驗,提出「2022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大勢走向明顯對藍營不利,因為「四缺一不利」...」。不過,當外國朋友問說「還會不會有其他影響選情的變數出現」時,當時他斬釘截鐵地說「疫情與其他重大突發事件」。
三月底,當立法院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案過關後,他做出同樣的論斷,但增加一個不利,就是修憲公投因素,所以稱之為「四缺二不利」。
游盈隆表示,如今疫情大爆發,對蔡英文政府勢必構成極嚴重的挑戰,一個處理不好,不但二年來防疫傑出表現前功盡棄,也必將為2022選情投下超級大變數。的確,疫情始終是一個難以猜測卻客觀存在的惱人變數,但真正會影響選情的,其實是蔡政府處理疫情的態度、方式與效能。
游盈隆說,4月3日,一個月前,針對台北市長選情,他的結論是「陳時中能否如願參選台北市長?現在已出現變數,隨著疫情急遽飆升,如短期內不能有效控制,最終恐分身乏術,參選可能性會下降,民進黨換將可能性上升,陳建仁除外」,一個月過去,現在看來是一語中的,如果不是一語成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