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訪菲行程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 3 月 29 日抵達日本,並於 30 日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東京防衛省舉行了首次面對面會談。此次會談歷時約 85 分鐘,雙方針對日益嚴峻的區域安全環境達成共識,確認以緊迫感強化日美同盟的威懾力與應對能力,特別是應對中國在東、南中國海及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

結束訪菲行程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 3 月 29 日抵達日本,並於 30 日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東京防衛省舉行了首次面對面會談。

此次會談歷時約 85 分鐘,雙方針對日益嚴峻的區域安全環境達成共識,確認以緊迫感強化日美同盟的威懾力與應對能力,特別是應對中國在東、南中國海及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

會談後,美方宣布啟動駐日美軍司令部升級為「統合軍司令部」(Joint Force Headquarters)的第一階段,雙方並確認加速 AIM-120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的共同生產。

相關報導: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印太 美防長訪亞洲首站菲律賓

抑制中國脅迫與侵略 日本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

中谷與赫格塞斯在會談中強調,日美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基石。赫格塞斯表示:「美日將團結對抗共產中國的脅迫行為,日本是遏制中國軍事侵略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中谷元則指出:「80 年前交戰的兩國,如今成為最成功的盟國,維護地區穩定,意義深遠。」

雙方確認,根據今年 2 月 7 日日美領袖會談達成的共識,將各自強化防衛能力,並推進「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願景,進一步提升日美同盟的威懾力與應對能力。

此外,兩位防長強調美國對日本防衛的堅定承諾,包括使用核武在內的所有能力。

3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於訪日期間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舉行了首次面對面會談。兩人曾在1月通過電話。
(圖/防衛省)

相關報導:川普石破茂會談後聲明 致力開創美日新黃金時代

維護東、南中國海與台海和平穩定 美日防衛產業合作互補強化 

兩位防長就印太地區迅速加劇的安全局勢進行坦誠的意見交換。尤其針對中國,確認反對其在東、南中國海等地任何以武力或脅迫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同時,關注包括台灣周邊軍事局勢在內的中國軍方動向,並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雙方將運用「日美防衛產業合作、採購和整備定期協議」(DICAS)加速研議有關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等的美日彈道飛彈共同生產、美軍船艦與飛機的共同維修整備,以做好美日防衛產業基礎的互補與強化。

AMRAAM-ER 對空飛彈
(圖/@RTX_News)

太空與網路安全 美日深化合作

此外,雙方同意在太空與網路安全領域深化合作,並擴大在日本西南諸島的聯合演訓,以提升該地區的雙邊影響力。

兩位防長確認,為維持威懾力並減輕對沖繩的影響,穩步實施駐日美軍重組極為重要,包括依據「沖繩統合計畫」及其他現有雙邊協議,在邊野古建設普天間飛行場的替代設施,從而實現普天間飛行場的返還,這是唯一可以避免該飛行場持續使用的解方。雙方也一致同意合作防止駐日美軍引發的事件與事故再次發生。

日本西南群島(南西諸島)
(圖/報呱製圖)

美日同盟是印太和平與安全的基石

在會談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雙方皆認為本次的會談非常成功。

除「AMRAAM」外,中谷也向美方表達了尋求共同生產艦對空飛彈「SM6」(標準六型飛彈,或稱 RIM-174 標準長程飛彈)的意願。他還提到,雙方也確認將推進與澳洲、韓國、菲律賓等區域夥伴的多邊合作,以阻止任何以武力或脅迫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實現「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延伸閱讀:
防2027年中國犯台 日本採購戰斧飛彈提前一年
中國擴建火箭軍飛彈基地 射程涵蓋日本全境
俄烏、以哈戰爭前車之鑑 美國需更多彈藥威懾中國
補充美國庫存 日本修規定放寬出口愛國者飛彈

赫格塞斯則說道「今天的會談再次確認了美國與日本聯盟的非凡力量。經過今天的討論,我清楚看到我們的聯盟是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基石。」

3月30日,美日防長會談後舉行了聯合記者會。
(圖/X@SecDef)

引述川普的話 赫格塞斯:美國將以力量建立和平

他也再次引述了川普總統說的「美國將憑力量重建和平」,並表示「『美國優先』不意味著『美國孤立』。美國的戰士每天與日本自衛隊的同袍並肩作戰。」

赫格塞斯並說:「我們的部隊在各領域共同運作與訓練,以維持威懾力。美國與日本堅定團結,以面對共產中國(Communist Chinese)的侵略與脅迫行為。」

赫格塞斯接著說:「美國致力於在印太地區,包括台灣海峽,維持強大、隨時可運用且可靠的威懾力。在西太平洋任何可能的緊急情況中,日本將站在前線,我們彼此支持。」

駐日美軍將升級為統合軍司令部 日美平戰無縫接軌

赫格塞斯也宣布美國國防部已啟動將駐日美軍升級為「統合軍司令部」(Joint Force Headquarters)的第一階段。

不久後,美國將在東京及駐日美軍總部增加人員,進行強化雙邊聯繫與深化運作合作的活動,並賦予司令官完成新任務所需的權限。他也再次強調:「渴望和平者必須備戰。」

會談約一週前,日本於 3 月 24 日正式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JJOC),負責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將會與美軍這個新機構對接,實現從平時到戰時的無縫合作。

相關報導:日本自衛隊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 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

日本防衛省透露,駐日美軍已設立專門團隊,駐紮於赤坂新聞中心,負責與自衛隊共享部隊運作資訊。

戰後最嚴峻的安全環境 日本致力根本性提升防衛力

此次會談正值國際局勢混亂,川普政府在安全與貿易政策上對盟國施壓,但據兩位防長在記者會上透露,本次會談中並未提及關於要求日本增加防衛費的具體數字或駐日美軍經費的議題。

中谷表示他在會談中向美方說明「日本正自主努力大幅強化防衛能力,並傳達了我們致力於根本性提升防衛力的決心」。

他強調:「其中最重要的是組成防衛能力的內容,日本有責任自主推進這一點。這是日本自戰後以來最嚴峻的安全環境。日本將持續根據國家安全戰略及其他政策評估並採取措施,以強化威懾力與應對能力。」

美國:日本是模範盟友

赫格塞斯則說:「我們在各方面的共識都很明確,尤其是對戰略局勢及威脅嚴重性的急迫認知。我們都明白重建威懾力的重要性。」

接著表示:「因此,我們未討論日本防衛支出的具體數字。我們相信日本會正確判斷同盟內所需的能力,與我們並肩作戰。日本一直是模範盟友,我們毫不懷疑這將持續下去。但我們也認知到,每個人都需做得更多。」

3月28日,日本自衛隊首任統合作戰司令官南雲憲一郎會晤前來致意的駐日美軍司令喬斯特。
(圖/統合作戰司令部)

延伸閱讀:
日美峰會》從區域夥伴走向全球夥伴 日美共同承擔全球責任
日本安保戰略》戰後重要轉折 保有反擊能力避免他國攻擊

重建威懾力 備戰以止戰

赫格塞斯也對現在美國「重建威懾力」的政策作出說明,他認為在川普政府上任前的 4 年(意指拜登政府時期),由於未能維持住美國的威懾力,導致烏克蘭被入侵、以色列被奇襲、阿富汗 13 名士兵的慘劇。

他說:「這些事件及其他與盟友關係的變化,製造了一個真空,讓人認為美國不夠強大,無法阻止衝突。如今,我們與盟友的任務是表明我們正在重建威懾力。」

「重建威懾力」是赫格塞斯作為國防部長在 1 月 25 日,給全體國防部官員及軍隊的訊息中所列出的三大首要任務之一,其他兩項是「恢復戰士精神」與「重建軍隊」。

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印太 打造威懾力強大的印太同盟

赫格塞斯重申川普的話:「美國主導的『以力量實現和平』已經回來了。我們將全力確保威懾態勢,因我們不希望見到衝突發生的那天。川普總統與世界領袖有良好關係,他將運用這些關係及經濟槓桿。我們在國防部與盟友的任務,是打造一個強大的聯盟,讓威懾力的現實與認知真實存在,以阻止共產中國採取某些他們設想的侵略行動。」

如前述雙方皆認知到日本周邊安全環境正日益嚴峻。3 月,中國海警船入侵日本在尖閣諸島周邊領海長達 92 小時,創 2012 年國有化以來最長紀錄。俄羅斯與北韓的軍事合作也令人擔憂。因此,日美同盟的強化旨在避免印太地區出現「威懾力的真空」。

赫格塞斯此前剛訪問菲律賓,確認在對抗中國方面的加強合作,接著並在美日防長會談後的記者會上盛讚日本這個盟友,這與他 2 月訪歐向歐洲夥伴表示「不應假設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會永遠持續下去」的發言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川普政府明顯更重視印太地區的同盟關係。

中國又氣噗噗老調重彈 不思悔改

對於赫格塞斯說日本是遏制中國軍事侵略中是不可或缺的夥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 3 月 31 日的記者會上回應說:「中方一貫主張,美日軍事安全合作不得針對第三國,不得危害地區和平發展。」

聲稱「美方以所謂『中國威脅』為藉口挑動意識形態對立,鼓動分裂對抗,甚至煽動個別國家充當美國維護霸權的『炮灰』,地區國家對此應提高警惕,嚴加防範。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週年。日方尤其應當汲取歷史教訓,在軍事安全領域審慎行事。」

並再次宣稱「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如何解決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

還頤指氣使地「奉勸美方個別人士放棄『以台制華』的幻想,以實際行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美方在涉台問題上所作承諾落到實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
什麼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拋棄「台灣是其神聖領土的一部分」的幻想呢?
(圖/中國外交部)

接著再次未能反求諸己地對日本說道:「日本曾對台灣進行侵略和殖民統治,對中國人民負有嚴重的歷史罪責,應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不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每當美國、日本做出任何增加威懾力以遏制中國侵略台灣的舉措時,中國方面總會提到三個聯合公報和四個政治文件。

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包含 1972 年《上海公報》、1979 年《建交公報》、1982 年《八一七公報》。但這三個公報不具有如同條約或國際協定那樣的正式法律約束力,它們屬於政治宣言或共同聲明的性質,而非經由國會批准的法律文件。

相較之下,1979 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在美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高於這些公報,其內容明確指出美國有義務協助台灣防衛,包括提供武器和軍事服務。

而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去年 12 月也曾提到他的任務來自於兩項授權,包括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第一公報,強調兩岸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基於此,他解讀出自己的責任是竭盡所能遏制武裝衝突;以及《台灣關係法》有義務協助台灣防衛。而他解讀第三公報中的對台軍售的遞減,是依據台海軍事化遞減而定,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四個政治文件包含 1972 年日中兩國建交時的《日中聯合聲明》、1978 年《友好和平條約》、1998 年《日中聯合宣言》和 2008 年的《戰略互惠關係聯合聲明》。但回顧內容,可以發現當今中國顯然早已忘了其中寫了什麼。

在 1972 年的《日中聯合聲明》中,對於中國稱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領土,日本政府僅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的立場(以下文件皆維持此立場);1978 年《友好和平條約》寫道「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或其他任何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1998 年《日中聯合宣言》提到「雙方重申不在亞洲地區謀求霸權,不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主張以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糾紛」;2008 年《戰略互惠關係聯合聲明》承繼了以上立場。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於 2025 年 4 月 1 日發布的一段名為「降妖除魔」的影片,並於台海周遭進行軍演。

是誰在霸權?誰在危害地區和平發展呢?
(圖/擷取自東部戰區影片)

延伸閱讀:解放軍又軍演 台灣嚴密監控 顧立雄:共軍破壞和平現狀,是麻煩製造者

首位美國防長訪問硫磺島:昨日敵人今日友人

會談前一天,3 月 29 日,赫格塞斯與中谷元、日本首相石破茂訪問了硫黃島,參加美日為紀念硫磺島戰役 80 週年的聯合悼念儀式。

日本帝國在 1941 年對珍珠港發動攻擊,美國對日宣戰並投入太平洋戰爭。為了逼近日本本土,美軍採取「跳島戰略」,攻佔一個個島嶼。

其中,1945 年 2 月 16 日至 3 月 26 日的硫磺島戰役尤為慘烈。這座小島面積僅 21 平方公里,卻駐守了約 2 萬名日軍,誓死抵抗。美軍動用 7 萬多名士兵登島作戰,經過 36 天的激烈戰鬥,付出了超過 2 萬 6,000 名美軍傷亡的代價才奪下島嶼,而後續的沖繩戰役更使美國評估入侵日本本土的高昂代價,最終促使其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1945 年 2 月 23 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硫磺島摺鉢山上升起國旗。
(圖/Joe Rosenthal)

這是美國國防部長首次到訪該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赫格塞斯在硫磺島上發表的演說中並未貶低或譴責對手——日軍的作為,甚至稱讚他們為自己國家而戰的勇氣與決心。

戰鬥的人捍衛著自己的信念 相信他們的戰友

他說道:「那些在這裡戰鬥的人,他們有信念和信仰。他們堅信自己所奮鬥和捍衛的事業是正確的。相信和信任於他們的國家。相信和信任於他們的戰友。」

赫格塞斯說道:「由於其戰略位置,位於馬里亞納群島和本土之間,硫磺島注定會成為戰場。預料到這場戰鬥,日本指揮官栗林忠道將軍以堅忍、決心和勇氣帶領他的士兵和水兵。他了解他的部隊。他理解他的對手。他懂得如何利用這座島嶼的地形為自己帶來優勢。」

「長達八個月,日本軍隊不知疲倦地在這片土地上上下下準備防禦工事。」赫格塞斯提及當時不為人知,日軍秘密進行的防禦工事。

「對家人的愛和對國家的忠誠激勵和支持著他們,當他們建造無數的戰鬥和炮兵陣地,挖掘數英里的隧道,11 英里(約 18 公里的地下壕溝),並忍受艱苦的環境。」赫格塞斯感嘆道。

「竭盡全力保衛此地」 赫格塞斯盛讚日本軍隊的英勇

赫格塞斯讚美道:「戰鬥前,栗林忠道將軍對士兵們說:『我們將竭盡全力,保衛此地,直到最後。』他們確實這麼做了。」

「戰鬥爆發後,他們與更強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長得多。」他繼續說道。「就像他們的戰場對手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水兵一樣⋯⋯他們預估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但沒有人能夠預測這到底有多困難。」

他說:「在為期 36 天的激烈戰鬥中,我們的海軍陸戰隊員一碼一碼地逐碼奮戰,經常是肉搏戰。」

「當硫磺島戰役即將結束時,栗林將軍向他的士兵保證:『你們所創造的光榮功績將永遠不會被遺忘。』」

赫格塞斯說:「我們今天在這裡,因為我們沒有忘記。我們沒有忘記我們日本和美國戰士的榮譽和英勇。我們重申將軍的承諾。我們的海軍陸戰隊員、士兵、水兵,來自日本和美國——他們的服務和犧牲將永遠不會被遺忘。」

3 月 29 日,在紀念硫磺島戰役80週年的榮譽重聚儀式(Reunion of Honor ceremony)上,美國二戰老兵向硫磺島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致敬。
(圖/美國國防部)

超越歷史仇恨 從二戰灰燼中重建的美日同盟

赫格塞斯接著提到:「四十年前,在第一次榮譽紀念儀式上,硫磺島摺鉢山的守衛者小松義夫(音譯)遇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硫磺島退伍軍人韋恩·貝拉米(Wayne Bellamy)。貝拉米說:『我是最早登摺鉢山山腳的部隊之一。』對此,小松微笑著回答:『昨日的敵人,今日的朋友。』」

他藉這件事表示:「美日同盟向 1945 年的勇士們展示了昨日之敵可成為今日之友。美日同盟一直是,也仍然是印太地區自由、繁榮、安全與和平的基石。而且它將持續下去。」

這場演說強調現在的美日同盟關係是如何從戰爭的灰燼中重建,展示了真正的歷史和解精神,並透過尊重歷史上的戰士來加強現代盟友關係。

這令人想起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在 2016 年與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一起訪問珍珠港時,也展現了類似的歷史和解精神,雙方超越了過去的歷史仇恨,並著眼於兩國如何從敵人轉變為堅實的盟友。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訪問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這是首次有現任美國總統到訪廣島。由左至右分別為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國總統歐巴馬、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
(圖/内閣広報室)

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硫磺島戰歿者的聯合追悼儀式,他在悼詞中說道:「今日,我們所享有的和平與繁榮,是建立在戰歿者的崇高犧牲之上,同時也是戰後80年間人們不懈努力的成果。我們絕不能忘記這一點。曾經交戰的日本與美國,歷經和解,深化關係,如今已成為彼此信賴的同盟國。如今,日美同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堅固,不僅維護兩國國民的安全,更成為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的基石。為了不讓戰爭的慘禍再次重演,我們必須誠摯面對歷史,並持續努力將這段痛苦的戰爭經歷跨世代傳承下去。」

作者:陳怡菱,報呱副主編。本文轉載自報呱

延伸閱讀:
力抗中國軍事擴張 日本護衛艦首次單獨通過台海
台海危機的關鍵變數》日本扮演什麼角色?

參考新聞連結:
2025/03/30 防衛省 日米防衛相会談の概要
2025/03/30 読売 日米同盟の抑止力・対処力強化で一致、中谷防衛相とヘグセス米国防長官が対面で初の会談
2025/03/29 USDoD  Secretary of Defense Pete Hegseth Joint Press Conference With Japanese Defense Minister Gen Nakatani in Tokyo
2025/03/29 USDoD  Remarks by Secretary of Defense Pete Hegseth at the 80th Reunion of Honor Ceremony on Iwo Jima (As Deli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