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2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數美國貿易夥伴課徵新關稅,其中對台灣課徵稅率為 32%。今(3 日),行政院表示,川普的這項稅率強烈不合理,並未實際反映台美經貿實際狀況,政院感到高度遺憾,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與美國嚴正交涉。
雖然美國提供複雜帶有希臘文的公式,但是大家不約而同看到「對美順差」除以「對美出口金額」然後再除以二。如台灣對美順差: 739 億美元,除以對美出口總額: 1163 億美元,得出0.64(小數點第三位四捨五入),再除以二為 0.32(應該就是川普認為自己「很仁慈」的原因),換算為百分比,就是 32%。
川普本次對中國課徵稅率 34% 、對歐盟商品課徵稅率 20% 等關稅,並對所有國家進口商品設定 10% 的基準稅。
而中國因涉及芬太尼生產再被加徵 20% 稅,與最新宣布的 34% 關稅疊加,使中國商品的總關稅大幅提高。如果加上川普第一任期對中課徵的10%關稅,川普對中課徵就來到 64 %。
符合《美墨加協議》(USMCA)的進口商品將獲豁免,因此加拿大與墨西哥則暫不受額外關稅影響。
此次關稅將涵蓋各種進口商品,包括汽車、鋼鐵、鋁、電子產品和家用商品。此外,川普計劃對藥品、木材、銅和半導體晶片等進一步加徵關稅。

政院提 3 大不合理 將「嚴正交涉」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這項稅率有 3 大不合理:
首先,這次美國對等關稅的計算方式、科學依據及國際貿易理論基礎不明,無法反映台美貿易結構高度互補性以及實質貿易關係。
其次,近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主要反映美國客戶對半導體及關聯產品,尤其是 AI 產品激增的需求,以及川普第一任任期對中國加徵關稅及科技管制等國安政策,台商供應鏈轉移回流台灣,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需求增加,這反映台灣對美國經濟及國安的巨大貢獻,卻反被課徵高額關稅。
第三,美國指出,低價違規轉運「洗產地」也是計算稅率原因,美國長期關切中國低價違規轉運,這次與中國貿易密切國家,尤其有違規轉運問題的國家取得的稅率也更高,例如越南 46%、柬埔寨 49%、泰國36%,但台灣已有相關措施處理,積極查緝違規轉運,財政部以 3 道防線防堵,包括事前預防、事中嚴查、事後嚴罰。
行政院指出,院長卓榮泰已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立即盤點此高額關稅不合理及對台灣不公平之處,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說明,並持續與美方溝通,確保我國國家與產業利益。

不過,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汪浩表示,針對美國對台灣祭出的關稅,台灣政府應對症下藥,才能提出建設性的對美貿易談判方案。
汪浩指出,根據2025年《美國國家貿易評估報告》(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 NTE)[ 編按:關於台灣部分,詳見 p.333-338 ],台灣對美國商品(特別是在農產品、汽車)、與服務業領域設立的貿易壁壘阻礙了雙邊貿易平衡。雖然半導體因戰略重要性暫獲豁免,但若台灣不調整貿易政策,其他產業(如電子零組件、機械)將面臨更大壓力。
經濟影響與市場反應
據川普在白宮玫瑰園的演說,指出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長期遭受「掠奪和剝削」,將透過關稅政策促進國內製造業發展。川普強調,關稅政策會為美國帶來數千億美元的新收入,並恢復公平貿易。
不過,外媒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引發貿易戰並提高美國消費者物價。
川普表示,美國進入「國家經濟緊急狀態」,以便繞過國會直接實施關稅。這些關稅的目的,是鼓勵美國企業回流,但市場擔憂這將導致經濟放緩,並讓消費者與企業承受更高的成本壓力。
美聯社(AP)指出,川普演講後,美國股市期貨大跌,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許多經濟學者警告,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將從 2024 年的 2.5% 大幅上升至 22%,可能導致全球多國陷入經濟衰退。
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指出,這些關稅讓美國回到 1930 年《史慕特-霍利關稅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時期,該法在當時引發全球貿易戰,被視為造成 30 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因素之一。

彭博:美對中國課徵關稅達 65% 中國對美出口將縮減約80%
民主黨議員強烈批評川普繞過國會加稅,認為這將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巨大負擔。共和黨內部也出現質疑聲音,部分議員擔憂關稅可能影響經濟增長。
美國盟友正準備反制措施,加拿大已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歐盟則可能擴大對美國商品的懲罰性關稅。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將根本上改變國際貿易體系,並誓言採取反制措施。
中國政府則誓言對川普的關稅採取報復行動。今(3 日),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此外,中國也敦促美國 「立即取消 」關稅,並通過對話解決貿易分歧。
川普 4 月 2 日也簽署行政命令,針對中國如Temu、SheIn等跨境電商,自 5 月 2 日起,取消中國、香港輸往美國的小型包裹免稅。
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銀行的資料,連同川普第一任期徵收的關稅,川普的關稅政策讓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稅至少達 65%,可見北京已成為川普貿易戰的首要目標。
根據彭博經濟研究資料,按照建議的關稅水平,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萎縮約 80%。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目前面臨 1 至 2 個百分點的損失,預期北京將加強刺激政策以抵消關稅影響。

高關稅迎來的是高物價時代
可見的未來,美國也可能因為高關稅而來的通膨,由於物價過高,購買力下降,最後因需求不足,而造成經濟衰退。
就算如川普所想,大家都回到美國製造,若美國本土產能開出,短期物價下滑,也會因為美國的人力、土地等成本過高,再也回不到川普課關稅前的物價。換言之,川普的高關稅,迎來的依然是高物價的時代。
為了如何降低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如大量購買美國的能源等商品,或降低對美所課的關稅,如汽車關稅,美國對台灣的高關稅稅率,才有調降的空間。
4/9 關稅實施前的對美談判,相當重要。降低高關稅對產業的衝擊,台灣政府除了對美談判之外,還要積極尋找美國以外的市場,強化台灣和歐盟國家的關係,尤其避免毛利已經很低的傳統產業,因被高關稅打趴在地而奄奄一息。
在制度上改善美國對台指控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以及減少貨幣操控,也是台灣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 李運理
參考新聞連結:
2025/04/03 Bloomberg China Vows Retaliation as Trump Unleashes ‘Bazooka’ US Tariffs
2025/04/03 AP Trump announces sweeping new tariffs to promote US manufacturing, risking inflation and trade w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