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委會臉書近日公告,近日在南投縣草屯接獲通報,發現外來種「海蟾蜍」,因其有毒性、捕食在地動物,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容易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目前已移除百隻左右,讓各界十分擔心蟾蜍已在地繁殖。
海蟾蜍原產於中、南美洲,曾因防治害蟲引入世界等地,但因有毒性、捕食在地動物,以及與原生蛙類競爭等因素,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牠不只體型比原生種龐大,一次產約 1 至 2 萬顆卵粒,繁殖力超強,主要棲息於人為環境如菜園、農墾地、溝渠等,適應力良好。
由於 2016 年 6 月後,農委會就禁止海蟾蜍輸入國內,這次出現的海蟾蜍也被認為可能是民眾棄養,據《周刊王》報導,當地居民林小姐表示,養的狗去年撿了一隻蟾蜍,舔了之後她發現不對勁,狗已經口吐白沫,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醫生說是中毒死亡,當時不清楚是什麼物種,今年看照片回想才知道是海蟾蜍。
《周刊王》報導中也指出,林務局立刻請蛙類專家楊懿如教授團隊抓捕海蟾蜍時,發現有 5 公分以下的小海蟾蜍,但無法確認是人為丟棄的還是已經繁殖下一代,憂心表示,海蟾蜍只要成長到 15 公分以上,在台灣的天敵差不多就只剩下人類。
農委會也提到,為了避免海蟾蜍影響臺灣生態環境,目前已由林務局結合臺灣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南投林區管理處進行移除,已成功移除百隻左右,若大家在野外看見牠請協助通報,且由於海蟾蜍遇天敵或擠壓時,耳後腺可能會噴出毒液,不慎入眼會產生刺痛及傷害,一般民眾請勿直接捕捉。
海蟾蜍。 圖 : 翻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