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時間可以是一種客觀的概念,比如每個人的1天都會有24小時。時間也可以是一種主觀意識,比如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覺得時間如白駒過隙,但在做痛苦的事情時又覺得度日如年。珍・博克與萊諾拉・袁在其著作〈拖延心理學〉中描述拖延者的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有著嚴重矛盾。錯誤的覺知以及預估時間,會讓我們覺得該做的事情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或是還有許多時間可以準備,而將該做的事情一再往後延。比如「我覺得報告可以很快完成,所以我可以先看場電影再回來做」。因此,我們會需要正確覺知與運用時間,並且與時間和諧相處。

為了有效運用時間,我們可以:

1.練習判斷時間對拖延者來說,實際花費的時間總會比預計的來得長。因此我們可以比較自己預測的完成時間以及實際完成的時間,記錄導致時間延長的各種原因,當然也包含各種突發狀況,並在下次安排時間時將這些因素一併考慮進來。

2.提前規劃與「未計畫」的概念我們會需要提前規劃要花費多久,以及要運用哪些時間來完成目標。為了找出可運用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每週行事曆上列出所有預定要做的事情,其中當然也包含了瑣碎的家事;越詳細越好,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哪些時間已經安排了事情,哪些是謄下來的空檔,可以讓我們完成要做的事,也可以協助我們監控時間的運用。

3.學習利用零碎時間比起一大段不受影響的時間,我們通常會比較容易找到零碎時間來做事。而且在面對不想做的事情時,運用零碎時間也比較願意讓人投入,像是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只要忍耐15分鐘就好了。

4.紀錄與獎勵完成一週時間表後,我們可以利用未安排事項的空格來安排需要完成的事項。在以時間為單位(可以是1小時或30分鐘)的空格中,每完成一個時間格,就塗掉一格,藉此時刻激勵自己。

此外,我們也需要避免把各種大小任務全都攬在自己身上,依事情輕重緩急,適時把一些任務交給其他工作夥伴,並讓自己全神貫注在重要目標上。而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比較有效率的時段,可能是上午、下午或是晚上,在自己有最佳效率的時間工作,也是提升時間運用避免拖延的好方法。

文/黃崑霖 臨床心理師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精神科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