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委朱高正過世了,許多他生前引發的議題也一一被重新討論。很多人以他後來加入新黨而不諒解他,甚至否定他、誤解之前事件的內容,我認為不好。僅以在當時看過許多黨外雜誌、報紙的讀者,解釋許多環繞在他身邊的問題。

朱高正是1986年,當時黨外要組黨,在圓山大飯店上,堅持要組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提案將組黨議案放上議程或臨時議程的人之一(?)。算是組黨過程相當重要的、可能是臨門一腳的人物。

關於線民一事的質疑

尤清是當時堅持推動組黨非常重要人物。朱高正與他同是留學德國,跟尤清很好。尤清在圓山大飯店會議前,特意南下找朱高正,要朱高正一定要挺他。這個要求至少比開會當天早了幾天。(註一)因為組黨對國民黨來說很重要,若朱高正式後來被稱為爪耙子,他將消息傳上去,應該有時間傳到國民黨的特務決策高層。以國民黨當時的力量,絕對可以封殺組黨。要說朱高正是線民等,很難成立。再者他後來的表現,對國民黨的影響是致命性的打擊。若朱高正是線民,國民黨早就將這個訊息放出來,還提供有力的證據,讓朱高正身敗名裂。

認定朱高正是線民,郁慕明的指證是相當有殺傷力。然而當時郁慕明已經和朱高正鬧翻,兩者是衝突當事人。這樣的指證本身的說服力是不足的。

其次,朱高正在1987年選上雲嘉嘉地區的立委時,得票之高令人側目。連蔣經國都不知道他是從哪一邊冒出來的。如果他是特務又有這樣的表現,我相信在蔣經國身邊的特務系統,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丟官?朱高正後來在立法院的表現,對衝撞國民黨的戒嚴體制有相當大的影響。如果朱高正是線民,早就有人對他威脅,逼他就範。國民黨讓他活躍到1996年之後,這是不可思議的。就算要朱高正身敗名裂,也不應該僅是郁慕明出來講話而已,一定還有更多的資訊,更直接的證據。但實際上並沒有。

朱高正是線民,這種講法很難成立。

朱高正跳上國會桌上

朱高正跳上國會桌上的原因當時朱高正的解釋,就是整個議案提出後,都沒有審議,包含法案與預算案,那些老立委就要包裹表決,讓他通過或否決。因此朱高正才會在剛會期最後,跳上立院院長桌上,表示抗議。從我們後來知道資深立委在決策投票時的荒謬現象,例如投票不是一個個個人投票,而是一個立委去收集票,然後一起丟到投票箱,而這種情形還是被朱高正當場抓到。而被抓到的老女立委還辯稱:以前不都是這樣嗎?證明國民黨老立委有多荒謬。而這種現象應不應該大力抗議呢?

朱高正打劉闊才事件

劉闊才(當時應該是立法院副院長?)當時在主持會議,議案討論還沒有結束,劉闊才就要敲議長槌,讓他通過。結果朱高正跑上去搶議長槌,出現劉闊才被拉扯的現象。主持會議者被拉扯、弄傷固然不好,但重點應該在:主持會議者是不是根據會議規則在主持會議?而當時匆匆要過的議案,應該對民主體制運作會產生直接間接的影響。因此阻止會議違規停止,在此就非常重要。

朱高正與鄭南榕的衝突

發生在1987年。這個衝突在當時鬧的非常大。至此,鄭南榕被歸類為台獨派,朱高正則是被稱為反台獨,甚至被指為統派。這樣的指責是不對的。

首先,1987年時,蔣經國還沒有過世,貿然採取強硬的台獨主張,並讓他浮出檯面,對民主運動是好是壞?有不一樣的看法。這是路線之爭,不能說誰好誰壞?而且在當時,站在算是鄭南榕強硬台獨對立面的人,不等於是統派。精準的講,若拿當時鄭南榕的論點與那時陳水扁等人的路線對抗,陳水扁這種美麗島系統或泛美麗島系統的論點,也會被強烈批判。

就更長遠的角度來檢討路線問題,民進黨也曾在幾次選舉失敗後,進行路線總檢討。因此民進黨的政治走向也是進進退退,不是台獨從頭走道尾。以民進黨走向為例,他們後來成為主流的,也不是強烈台獨,而是走向與現實妥協,在徐步向台獨邁進的美麗島、陳水扁路線,不是直走台獨路線。套用民進黨鍵黨初期的路線之爭:民主優先或獨立優先。最後的勝利者是民主優先。而在民進黨掌權後,再讓獨立論點正式在傳統學校課本或傳播媒體上散播。

大湖事件對朱高正的影響

一般認為在1988年,朱高正所推動的大湖抗議事件,被國民黨裁定違法,而朱高正被啷噹入獄之後,朱高正的政治走向才出現嚴重偏離民進黨主流路線的現象。我們部清楚朱高正在監獄裡面受到怎樣的「待遇」?但光拿1988年大湖事件之前的言行,來批判朱高正的政治屬偏統派路線,的確對他並不公允。

總結

朱高正的政治路線,大湖事件是分水嶺。1988年的大湖事件前,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他都應該算是台面上的人物,1988年之後的朱高正,他的政治前途已經走入尾聲。他後來組黨失敗、政治前途日暮窮圖,固然與他善於個人表現,不能打群體戰有關。但他在政治上的貢獻,實在不應該一筆抹煞。

作者 : 林修正 / 退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