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完成日治時期海山神社導覽告示牌,位於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志豪昨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規劃日後維管及觀光開放細節,全力打造中和古蹟新亮點。
張志豪表示,修復瑞穗配水池是他競選時的政見,在議會總質詢時,多次要求市長侯友宜特別重視,如今歷時兩年多終於修繕完畢,除了感謝自來水處提撥640萬元修繕經費,也要感謝文化局以及中和庄文史協會的共同指導協助。
據新北市府資料,中和區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 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 (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 (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
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3,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
市府指出,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
張志豪說,安排這場會勘除了針對後續維管的釐清外,也要求新北市府文化局九月預計舉辦古蹟日活動,將瑞穗配水池、海山神社納入導覽活動裡,並循著漳和溼地的教育導覽模式,民眾上網登記後,由專人陪同導覽。
張志豪表示,市定古蹟中和太武山莊也預定在明年修復完畢,希望侯市府加把勁,加速完成中和古蹟廊帶最後一塊拼圖,並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行銷中和古蹟,打造中和觀光新亮點。
中和區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新北市議員張志豪 (左一)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瑞穗配水池。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