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學生放暑假的關係,最近幾天,「第三代毒品混入飲料」關鍵字登上微博熱搜,「聽話水」「迷奸水」「失憶水」持續上微博熱搜,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被提起的化學製品,也是第三代毒品的主要代表,這類軟性毒品會對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害。軟性毒品容易偽裝成食品、飲料等,更具迷惑性。在一些營業性娛樂場所,軟性毒品多與酒精合用,混在飲料中,造成的危害更大。

根據毒品流行的年代,可以將其分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第一代毒品主要是直接從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傳統毒品,其代表為大麻、鴉片、古柯鹼、海洛因等。

第二代毒品為化學合成的精神致幻藥物,其代表為冰毒、氯胺酮等。

而第三代毒品是第二代毒品 (精神活性物質) 的變種,即新精神活性物質 (NPS)。首次出現是在2013年聯合國禁毒署的《世界毒品報告》,隨後聯合國禁毒署認為「新精神活性物質」將成為全球範圍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中國禁毒辦於2015年10月1日將116例新精神活性物質產品納入列管範疇,這也就意味著正式將這些新精神活性物質定義為毒品。

從藥物作用機理上講,第三代毒品與前兩代毒品一樣具有較強的成癮性,作用於人體中樞神經引發興奮、致幻等,大劑量服用與毒品無異。但是,由於第三代毒品是對以往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且不需要借助工具「鼻吸」「注射」,這就導致其具有迷惑性、難以防範。

人民日報微博曾報導過偽裝成奶茶包、可樂、跳跳糖、曲奇餅乾等生活中常見食品的第三代毒品。看完後,網友驚呼:「毒販太噁心了吧」「太恐怖了」。

針對第三代毒品偽裝強、迷惑大、變化多等特點,需要民眾提高警惕,增強自身的辨別力。

中國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麻醉醫學中心阮祥才主任醫師表示,第三代毒品作用於人體中樞神經,產生幻覺、成癮等危害。

對此,他建議儘量不要獨自一人到酒吧、夜店等一些環境比較複雜的娛樂場所,陌生人給的食物、飲品、香煙等不要隨便接受,如遇疑似毒品的情況,先遠離涉毒環境,後向公安機關報警。

中國禁毒辦於2015年10月1日將116例新精神活性物質產品納入列管範疇,這也就意味著正式將這些新精神活性物質定義為毒品。   圖:翻攝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