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儘管台灣比起其他國家已經晚了一年多才面臨COVID-19的襲擊,如今的我們無論是照常上下班或者是居家辦公,當面臨疫情時很多熟悉的工作方式改變了,心情上肯定會備感焦躁與措手不及。尤其工作場所帶來的壓力更容易使人耗竭,而不容忽視。如何能避免耗竭,並且因應在疫情下所產生的情緒與壓力,就變得十分重要。

美國CDC提出一些指引以及建議,當全球性流行病期間,我們要意識並且辨識壓力,並且了解如何求助。

(1)辨識我們可能正經歷的壓力症狀:感到暴躁、生氣和逃避;感到不確定、焦慮緊張;缺乏動機;感到疲憊、不知所措或耗竭;覺得難過或憂鬱;有睡眠的問題; 難集中注意力。

(2)了解在流行病爆發期間造成壓力增加的常見工作相關因素:擔憂在工作時 暴露感染的風險;工作時需要照顧個人及家庭;管理不同的工作負擔;缺少適當的方式及工 具完成你的工作;覺得自己在工作上不夠有貢獻,對於無法上前線感到內疚;對於工作及就 業的未來感到不確定;學習新的溝通工具並且處理科技困難;適應不同工作場所或工作行 程。

根據以下的建議去建立堅韌度以及管理工作壓力

(1)在保持社交距離(2m)的情況下,與同事、主管及員工保持溝通工作壓力的管道。並且知道如何獲取心理健康資源。

(2)辨識無法 控制的事情,並盡可能地使用能獲得的資源。

(3)盡可能地發展出與疫情前一致的生活行程, 來增加掌控感(像是:有規律的睡眠時程;工作中安排短暫的休息、伸展運動;若是居家辦公,設定工作開始以及結束的儀式;練習正念、冥想技巧;在下班後安排娛樂時間)。

(4)了解有關 COVID-19 的事實與風險,與你關心的人分享正確的訊息。

(5)避免持續收看、瀏覽新聞(包含社交媒體)。反覆接收流行病訊息,可能會造成煩躁以及心思耗竭。

(6)與他人建立關 係與連結(透過電話、簡訊、mail、視訊…等),把你的擔憂與感受,以及受到疫情影響的心 情告訴你能信任的人。當他人出現憂鬱和焦慮等壓力等跡象時,問候並幫助他們以提升自我控制感、歸屬感和自尊。

(7)當你覺得自己開始有濫用藥物和酒精等行為時,請馬上尋求幫助。

(8)若你正在接受心理治療,也請繼續並且察覺任何新的或惡化的症狀。 臺灣衛福部委託成功大學特別建置的「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也針對居家職場提 供了安度 COVID-19 風暴的 PEACE 五步心理健康操:

P(遵守政策)、E(強化自我效能)、A(接納 情緒)、C(改變習慣)、E(投入生活)

透過這五步驟,協助我們在疫情風暴下,提升自己的堅韌度的同時,也能找回內心的平靜。

作者:許芳綺臨床心理師/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   圖:許芳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