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防疫失策連連,3萬多人確診無法住院,只能居家待機,稱為「自宅療養」,很多人即使只好趴趴走去購物、覓食,加上幾度採取寬鬆入境,邊境管制失控,現在變異株氾濫,滿街很多無症狀帶原者,因此處處都很危險,雖然目前確診及重症化、死亡人數居高不下,但日本比起歐美國度在沒打疫苗時期,日本還是少了一個零,這主要還是日本人的公衛習慣等非常好,民間自己努力保命,才能撐到現在。
日本從安倍內閣到現在的菅義偉內閣因為從去年一直貪圖陸客以及習近平訪日,乃至為了用東奧來讓自己執政延命,遲遲不肯面對新冠,在管制的同時又想圖利自己支持基盤的旅遊業者等而搞獎勵餐旅的GoTo,對策矛盾多多,現在疫苗還是打得很慢,菅義偉已經喊出要每天打100萬劑多時,但至今還是最多打30幾萬劑,居然還想辦東奧,一向乖順的日本人也都只好大聲說NO,來保護自己。
除此之外,日本國民全靠自救來,雖說是緊急事態宣言狀況,基本上是餐飲業等縮短營業時間到八點,而且不能提供酒類,超過300坪營業設施若非與民生相關則停止營業,其他球賽等入場人數限制或無觀眾等,公司上下班除了採時差上班外,也盡量要求遠距上班等,也還算維持了基本的社會運作,而且已經前後搞了3次緊急事態宣言,每次超過1個月,大家都很疲憊,每逢假日還是很多人上街,遠距上班也會造成實際業務障礙或員工無法獲得正當評價的不安等,早上上班時間電車也往往還是滿員電車,很難控制感染散播,但即使如此日本國民還是努力防疫,有許多細節是不輸給台灣的,像是:
1.絕大多數醫院為了維持正常作業,除了量進門徹底量溫外,關於發燒或有咳嗽、流感可能的病患則分艙,稱為「發燒門診(發熱外來)在醫院停車場設棚等,如果太小的診所,則只好完全拒絕發燒病患,以免造成院內感染,日本至今至少有55家醫院,800人以上醫師及病患感染,主要原因是初期口罩以及防護服不足造成居多,其後多加注意就大為減少!此外也因新冠許多醫院禁止家屬探病等或必須隔窗相望等。
2.日本人真的很嚴謹地的戴口罩,尤其現在是「口罩餐飲」「口罩聚餐」,在餐廳要求不吃東西的時間必須戴口罩,理想是只要進餐廳就用新口罩,吃東西時口罩放在口罩套,吃完就馬上戴上,最近默默吃完就離開餐廳的「默食」更是流行,也就是不要在餐廳暢談歡飲,緊急事態命令所以禁酒,也是因為一旦喝酒,容易亢奮而口沫橫飛。

為了防止餐飲時的口沫,餐具及調味品也都覆蓋,或是客人需要時再索取拿出來,比較衛生。
3.消毒非常徹底,現在日本各處設施,如超市、餐廳等進門就有撤溫以及消毒,而且酒精消毒劑在設施內每個角落都有,大家除了多洗手外,也非常勤於消毒,尤其去超市等出來時一定要消毒,進門消毒為大家,出門消毒為自己;在外面洗手時,注意水龍頭最容易感染,若非自動感應水龍頭,洗完後還是要消毒;日本連各處戶外公廁也都經常備有肥皂,洗手的習慣非常徹底。

4.保持距離,現在幾乎大部分的餐廳都減少席位外,主要是都有隔板,加高間隔隔板高度外,每個桌位正中間也都設有隔板,這樣同事等出來一起吃飯,也不會因此傳染,否則職場聚餐造成非常多的感染。
保持距離還包括各種排隊,尤其店內外付帳等至少維持1至2公尺的社交距離,這一年多年較少看到擠成一團等,各處公園因為擔心大團體搞烤肉造成群聚感染,都把BBQ園區關閉起來,基本上也禁止多人數密集再一起聚餐,雖然沒有罰則,但會遭其他人白眼相對。
許多設施的座位距離也都間隔一席,或是餐廳也故意設置隔離桌,來讓客人保持距離。
5.維持空氣的對流,而且隨時測量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防通氣不良,當然在整個空間噴灑消毒藥水等劇場、餐廳也有,但多少讓人擔心消毒藥水本身對人體不好;現在雲雀系餐廳是表示自己是每4.9分鐘換氣一次。

6.加強分散,退散到鄉下大自然哩!不論兒童或老人乃至一般人長期窩在室內健康也會有問題,尤其肌肉衰竭嚴重,精神也不好,也因此多往郊外大型公園等散步;此外許多企業因為採取遠距上班,也因此鼓勵員工遷居四國、九州乃至沖繩等大自然豐富而且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如富士通鼓勵員工遷居到大分縣等,這樣除了減少感染風險外,物價低廉,適合養育子女,也有助於偏鄉的振興,一舉數得。
新冠變異株還在變異中,現在日本幾乎全部被英國株改寫了,接下來還有更毒的印度株等著,即使打疫苗也未必能全面抵抗,日本國民更自我警覺必須全靠自己,絲毫無法鬆懈。
各處商店入口處都要量體溫 圖:劉黎兒/攝
假日人群還是會湧向最夯的地區如韓國城大久保,不過年輕人也都戴上口罩。 圖:劉黎兒/攝
口罩看來一年內一定是必需品,各百貨店都有很大部門在出售。 圖:劉黎兒/攝
增加PCR檢查也是國民及各在野黨強烈要求,才能找出病毒所在。 圖:劉黎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