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這裡有三位生命的主角,各自演出他們的故事。

娜娜,45歲,是外商公司主管,外形高大亮眼,如果在網路上查詢她的重要學經歷,除了看到她從小就讀明星公立小學、名列前茅、高中、大學都考取第一志願,近年職涯參與的都是一些國內外上市公司合作的大企劃。對於她童年家庭破碎、小時候在學校被有錢同學嘲笑、曾經三餐困頓的求學時光,則是報導中力爭上游的最佳勵志故事。

小睿,28歲,在平凡幸福的家庭長大,爸媽鼓勵他要「選你所愛、愛你所選」,不強調學業競爭,就讓小睿隨機緣去碰撞。他對「人」有興趣,攻讀了臨床心理學碩士,接著剛從英國修習心理治療學程回來,恬靜的性格使他散發一種寧靜的力量,朋友都說他是進行療癒工作的最佳人選。他也不負眾望,擠進就業的窄門,擔任企業心理健康顧問。

玫玫,34歲,是家庭主婦,帶著兩個小學年齡的孩子自學。一起長大求學的朋友,都羨慕她結婚得比較早,小孩已經脫離幼兒階段。當年的同事現在正飽受工作壓力之苦,更羨慕她不用上班,可以每天安排豐富的親子活動、學習主題、帶孩子做時令烹飪,時常全家深度出遊,探索台灣風土與人文,充滿自主性與創造性地過著每一天。她組織了一個自主學習團體,安排家長讀書會、反思下一代的教育,在社群中成為大家的精神領袖,似乎引領著新時代的潮流。

報導都是這樣寫的,對嗎?娜娜「力爭上游」的故事是成功的第一種典型,有機會「選你所愛」的小睿是成功第二種典型,玫玫引導的則是「反思過去百年教育傳統」的新典型。

可是你可能不會知道——

娜娜是一個天生就有生態智慧的綠手指園藝達人,有一顆種子藏在她的心中,還在等待發芽。她從來沒告訴記者的是,小學有一位特別關心她的自然老師,常常請她照顧辦公室的小盆栽。經過娜娜的手,垂頭喪記的植物都鮮活起來,真是神奇!照顧植物的成就也帶給娜娜一種完整感,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而不只是一個家庭破碎的小孩。也許有一天,等從職場退下來,她會幫自己打造一座花園,在裡頭可以每天只是好好澆花、翻土,接待所有只是來這裡享受鳥語花香、綠意環繞的朋友。

看起來沒有什麼野心,也沒有什麼競爭意識的小睿,他竟然默默籌備著一個大計劃,連結醫療專業和現代科技,要打造出一個心理健康系統,沒有門檻地給大眾使用。因為小睿他有一個從未說出口的遺憾:曾經有一位朋友發出求救訊號,但沒有人接住她,而她就此隕落。

對於要給在家自學的孩子接觸多少新時代的事物,玫玫充滿了教養焦慮。好像讓孩子接觸了音樂繪畫,運動的時間就減少了;讓孩子接觸程式語言,實地走訪人文史地的時間就減少了。如果決定尊重孩子的選擇,又不免擔心孩子真的懂怎麼選擇對自己好的事物嗎?又擔心好像很多時間就閒散掉了。深夜時分,她常在心中吶喊:「到底怎麼樣的教育才夠?」有時她也好想讓孩子去學校上學,她自己則回到上班的生活,至少有一個既有的框架可以安穩地過生活。

你是否也曾經覺得,不管是光鮮亮麗、展翅高飛的履歷表,或是平凡甚至破碎的履歷表,都沒辦法代表你自己?也沒有辦法代表任何人生命的豐厚度呢?

如果是這樣,請為自己拿起紙筆,或打開空白文件檔,試著寫下你想說但很少述說的個人故事吧!或許有機會為現在的生活加入多點滋味,甚至找到自己生涯的初心,以及你的下一步想要往哪裡邁開輕快的腳步呢?

文:呂怡安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