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筆者在月子中心與產後媽媽、爸爸的互動過程,觀察到一個現象。

討論親子關係與教養時,當筆者詢問到:如果可以選擇,比較希望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結果,不論是迎接第一胎的新手爸媽,或者迎接二寶、三寶的產後媽媽、爸爸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想要外向的孩子。進一步了解原因,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認為內向的孩子比較怕生、膽小,預期在成長過程會有人際互動和情緒等困擾,似乎很難找到內向孩子的優點。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氣質」這個概念。

藉由氣質來了解孩子的獨特性

「氣質」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對於內在或者外在刺激的行為反應。影響氣質表現的因素包括:遺傳、產前因素,以及孩子的生理狀態和認知能力。氣質讓不同的孩子在與環境互動時,展現自己獨特的行為反應。同時,與照顧者和師長等對孩子的主觀感受、期待、照顧和互動方式等環境因素,形成動態的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氣質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了解孩子的獨特氣質,依照孩子的氣質提供適合的教養方式,就能協助孩子將內在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了解內向的孩子

根據Thomas和Chess提出的氣質概念,包括: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反應閥值等九個向度。一般人說的內向、外向,從氣質的概念來看,比較接近的是「趨避性」這個向度。「趨避性」是指:當接觸到新的人、事、物的時候,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反應。可以預期的是,內向孩子的行為反應會比較退縮、猶豫,也因此讓人認為內向的孩子比較害羞、怕生、膽小。

面對第一次接觸的人、事、物時,反應比較猶豫的內向孩子,容易明顯地感覺到害怕、緊張,同時伴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肢體緊繃等生理的不舒服反應,讓孩子需要先花一段時間,來觀察第一次接觸的人、事、物。直到孩子能感覺到安心之後,就比較能自在地接近新的人、事、物。通常照顧者、師長可以注意到內向的孩子,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比較敏銳,做事情比較謹慎小心,不太會因為衝動行事而闖禍,或者因此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適合內向孩子的教養方式

當注意到孩子不敢接近新的人、事、物時,照顧者和師長要採取接納和包容的態度。若是一再地催促孩子、給孩子貼上負面評價的標籤,甚至因此責罵孩子,可能導致內向孩子更困難接近新的人、事、物。

假如注意到孩子對於接近新的人、事、物的反應較為猶豫時,可以採取循序漸近的方式幫助孩子。預期孩子可能接觸到陌生的情境時,可以先陪伴孩子降低害怕與生理等不適感,同時,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的人、事、物。等到孩子熟悉新的人、事、物之後,再鼓勵孩子多做嘗試,藉以增加生活經驗。

或許有些讀者注意到:同樣是內向的孩子,行為表現卻有程度上的不同。從氣質的概念來看,九個向度的不同組合塑造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照顧者可以進一步瞭解孩子在九個氣質向度的情況,找到更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讓內向的孩子也能逐漸學習勇敢地探索陌生的人、事、物,找到適切的應對方式,自在地成長為獨特的個體。

文:楊雅清臨床心理師/怡然心理治療所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臨床心理師楊雅清   圖:楊雅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