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昨(15)日正式簽署,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貿易區,然而台灣被排除在外,對於石化、紡織上游、工具機等3大傳統產業影響較大。對此,高雄石化、鋼鐵業者擔心受到嚴重衝擊無法生存,影響到員工生計,希望政府提出具體對策因應,保障他們的生存權。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圖晉今日表示,他憂心簽訂RCEP後,台灣會被邊緣化,恐造成另一波出走潮。

東協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5國歷經8年磋商,完成RCEP簽署,該自貿區總體人口逾20億,經濟規模近26兆美元,占全球GDP約3成。該協定不但攸關未來美中貿易戰發展,也將影響全球經貿情勢,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可能性低,一旦企業無法享受關稅優惠,可能導致生產線外移與產業空洞化。

據傳,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去年選總統時,就曾示警RCEP即將簽署,該協定對台灣影響重大,希望可以重啟《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但當時無人正視這項問題。高雄當地業者表示,現下毫無對策,講再多也是徒勞,甚至擔心被政府「點名做記號」。

蔡圖晉指出,沒有關稅優惠、匯率也不好,工廠就會面臨關廠,進而導致失業人口增加,政府必須將匯率貶值,只要貶值15%就差很多,對企業影響就比較小。

對於RCEP簽署後對石化業的影響,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說,台灣石化產品以出口為導向,儘管近年來配合新南向政策,擴大銷往東南亞的規模。但簽署RCEP後,大陸的石化產品銷售到東南亞享有關稅優惠,變成台灣主要對手,台廠更難與其競爭。

經濟部仁武工業區聯誼會主委、全國工業總會指導員盧福淇替在地中小型石化業中下游的廠商發聲,他指出,台灣製造與石化業因內需不足,高達80%、90%都仰賴外銷,政府沒有提出好的對策,就算中小企業要外移東南亞國家,也需要雄厚資金,若無法外移只能關廠,受到直接影響的就是可憐的基層勞工。

蔡練生指出,RCEP是中國主導,現今兩岸關係冷淡,台灣根本無法加入RCEP。盧福淇也說,因為關稅的問題,台灣已經努力好幾年了,現在台灣產件成本都比亞洲其他地區高,若再加上關稅,「根本不用玩」。他建議,政府應該推動AI智慧生產,輔助中小企業轉型,盡量保護中小企業免於關廠的危機,最重要的是提出具體方案,落實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製造勞工、政府及產業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