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與東協國家打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昨(15日)正式成形,涵蓋15個會員國、23億人口、貿易總額均占全球總量約30%,被認為是世紀最大自由貿易協定。針對台灣是否該爭取加入、是否會被區域經濟邊緣化?經濟部稍早提出五大分析,包含台灣製造在東協的比例持續上升、台灣出口東協已有7成免關稅,讓國人理解台灣已作好準備。

經濟部長王美花上午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報告,事前受訪被問及,在 RCEP這樣的區域經濟體下,我國持續被中國邊緣化的狀況。王美花表示,要加入(RCEP)要所有成員國同意,中國一定會要台灣遵守「九二共識」、遵守「一國兩制」,大家可以接受嗎?

另一方面,經濟部亦在臉書說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業已簽署,以下五個分析要讓民眾了解:(一)與現狀相比,RCEP自由化的程度沒有增加很多:東協與中國、韓國、日本、紐西蘭、澳洲,原本就已經有FTA優惠關稅,根據已經公布的資料看來,RCEP 進一步開放關稅優惠的程度不大,而且降稅期程為10-25年之久,對現狀的改變仍有限。

(二)台灣製造在東協主要國家的市佔率持續成長:十多年來,台灣製造的產品已在RCEP會員國市場上面對關稅競爭,產業界跟政府合作,透過升級轉型的調整、多元佈局避免風險等策略提高競爭力,已經逐步因應調適。我國產品在主要東協國家的進口佔有率,事實上是逐步成長。(三)關注產業:機械、塑化、鋼鐵、紡織類產品的情況:初步檢視RCEP降稅清單,我國所關注受關稅影響的機械、塑化、鋼鐵、紡織類產品,多數產品中國對日、韓依然排除降稅,或採10年以上逐步調降方式,短期內影響不大。

(四)台灣對RCEP的出口額,本就有超過七成是零關稅:除了WTO資訊科技協定所包含的電子產品外,也有鋼材、部分化學品等非電子產品是自主降稅的範圍,因此台灣對RCEP國家的出口額超過七成已經是零關稅。(五)產業高值化、產品差異化、投資多元化,有效降低關稅衝擊:政府協助台灣產業升級轉型、走向高階製造,以產業高值化、產品差異化、投資多元化等模式,來降低關稅的影響,也將積極尋求加入CPTPP及與我國主要貿易夥伴洽簽經貿及投資協定。至於部份產品將面臨關稅較高的不利待遇,經濟部將進一步分析可能衝擊,並與產業面對面交換意見,協助解決關稅的不利影響。

   圖:擷取自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