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振興三倍券,民眾自付一千元,可以拿到三千元的紙本振興三倍券,或是選擇綁定信用卡、電子支付,累積消費達3000元後,政府再回饋2000元或折抵帳單。7月1日開始預購後,至7月13日已有近1200萬人預購或綁定,明(15)天將開始上路使用。但TVBS民調顯示,還是有2%民眾表示不知道振興三倍券這項政策,多數(67%)民眾表示支持該政策政府發放振興三倍券,16%表示不支持,另有17%沒有表示意見。對於三倍券開始使用前,民眾預期三倍券有助經濟的比例71%,略高於馬政府消費券使用前的63%,實際使用後,民眾的看法值得觀察。

而三倍券可先預購紙本券,或綁定信用卡、電子支付等,有人認為多元使用方式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習慣,但也有人覺得複雜。調查結果交叉分析發現,已經預購或綁定三倍券的民眾,多數(65%)認為預購或綁定方式不複雜,有28%覺得複雜;而尚未預購或綁定的民眾,則有近半數(47%)認為複雜,比例高於認為不複雜的33%。整體而言,15歲以上民眾有39%認為三倍券的購買領取方式複雜,46%覺得不複雜,調查顯示,雖然多數民眾支持三倍券的政策,但仍有不少民眾受到購買領取方式的困擾。

政府自7月1日開放民眾預購振興三倍券,詢問民眾預購或綁定的情況,調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的民眾有56%表示尚未預購或綁定,有33%預購紙本券,5%綁定信用卡,電子票證(1%)或行動支付(2%)的比例則比較低。民調結果進一步分析,已經預購或綁定的15歲以上民眾,其中有80%是預購紙本券,只有12%是選擇綁定信用卡,而使用電子票證(2%)或行動支付(5%)比例較少。這次調查結果是針對15歲以上民眾的預購比例,與政府統計公布預購比例為全部台灣民眾不同。

交叉分析發現,50-59歲及60歲以上有超過6成尚未預購或綁定,高於40歲以下民眾有5成尚未預購或綁定的比例,可能與透過資訊系統或網路預購、綁定對於不少高齡民眾有困難,而準備直接至郵局購買紙本券有關。而且若以地區性來看,各地區皆有5成至6成的民眾未預購,而各地區域預購紙本券比例皆超過3成,而北北基地區綁定信用卡(8%)或悠遊卡等電子票證(3%)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民調進一步詢問尚未預購或綁定振興三倍券的民眾,之後會不會購買或使用三倍券?調查結果發現,有70%表示,之後會去購買或綁定,僅12%表示不會,有18%還沒決定。不會購買使用三倍券的民眾,相當於全體15歲以上民眾的7%,估計約144萬人不打算使用三倍券。而不願意購買、使用三倍券的民眾,有35%覺得三倍券購買或綁定麻煩複雜,22%表示不需要,有21%則表示,因為不支持政府發放三倍券的政策。

至於民眾會將三倍券用來買什麼呢?調查結果顯示,有42%民眾尚未決定要買什麼,33%表示會用於日常生活用品,10%用於旅遊,8%將用來購買家電、7%用於食品、買菜,此外,有5%將用來購買服飾、4%上餐館、4%購買3C電子等。整體而言,三倍券有不少比例將被用於補貼民眾的日常生活開銷。

至於民眾要用三倍券購買的東西,65%民眾表示尚不清楚是否需要再多付錢,可能與許多民眾尚未決定要如何使用三倍券有關,有13%表示使用三倍券就夠了,不需要再多付錢,有11%表示,會再多付的金額在3,000元以內,3%會再多付3千至5千,4%會再多付5千至1萬元,5.4%表示,會多付1萬元以上。

政府規定紙本的三倍券使用時「不找零」,也引發三倍券可能難以使用,不利小額消費的店家等討論。調查結果發現,對於三倍券不能找零,有50%民眾認為規定合理,但也有37%認為不合理,13%未表示意見。而當年馬政府發放消費券時,也有不能找零的類似規定,當時有52%民眾認為合理,33%認為不合理,與此次民眾對三倍券不能找零的看法相差不大。

武漢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經濟發展,政府推出振興三倍券作為刺激消費、振興經濟的措施,但也有人認為三倍券金額不大、使用期限至年底,效果可能有限。調查結果顯示,有71%民眾認為,振興三倍券對刺激消費、振興經濟有幫助,其中,有17%認為非常有幫助,認為還算有幫助的為54%,而認為沒有幫助的為20%(不太有幫助14%、完全沒幫助6%),9%未表示意見。在三倍券開始使用前,民眾預期三倍券有助經濟的比例71%,略高於馬政府消費券使用前的63%。整體而言,民眾對於發放三倍券持正面看法,認為有助經濟,但並未認為是非常有效的經濟強心針,實際使用後,民眾的看法值得觀察。

這次調查是TVBS民意調查中心於109年7月8日至13日晚間18:30-22:00進行調查,採用市內電話及行動電話雙底冊調查方式,共接觸1,203位15歲以上台灣民眾,其中,拒訪為131位,拒訪率為10.9%,最後成功訪問有效樣本1,072位,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0個百分點以內。抽樣方法採用市內電話號碼後四碼隨機抽樣、行動電話後五碼電腦隨機抽樣,人員電話訪問,資料依電話使用行為組合估計及母體性別、年齡、地區、教育程度等變項進行統計加權處理,調查經費來源為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