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根據吾心文教基金會的調查,全台灣高中約有6成的學校有拒學學生,此情況比國小學校多了近兩倍,隨著年齡及面臨的壓力增加,孩子可能會有適應困難,而這樣的議題會成為教養過程中的困擾。

在醫療場域中,會聽到兒童青少年的拒學個案說「待在家裡比較舒服,可以玩手機」、「考試考不好,我不想面對爛成績」、「我不是在小團體中優先被關注,就不想去學校」等等,此時,家長可能會有指責的話語出現「不想念書就說,理由藉口一大堆」、「你就是抗壓性不足」、「你這樣根本就是在逃避壓力」,直接的語言表達方式,反而增加親子衝突,無助於孩子增加求學動機及解決拒學問題。  

初次面臨拒學問題的家長,顯得手足無措,是很正常的現象,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心裡覺得慌張,看著孩子受苦,希望能夠想辦法解決困難,直接去問孩子,一時半刻間孩子自己也無法表達清楚,從心理學家的角度而言,可能會與以下幾點有關:

1.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距-孩子在理想與現實中的自我表現有落差,在成長過程中,無法承受對自己失望的感覺,亦可能無法面對父母親對自己有失望的態度。

2.自我要求高-孩子對課業及人際關係有一定的要求,但卻沒辦法因應環境彈性調整標準,導致反覆經歷挫折。

3.留在舒適圈-相較於學校變動的環境以及可能要獨自承接害怕、焦慮及恐慌的情緒,寧願待在舒適的家中睡覺或打電動比較輕鬆。

4.尋求關注-在學校或家庭中表現好的時候未獲得關注,採用拒學的方式來獲得重要他人的關心。

上述均可能會讓孩子以拒學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在此問題中除了家長有困擾外,其實正在經歷拒學的孩子心中充滿矛盾(如:待在家中比較舒服,但沒有上學害怕成績跟不上、久了就會無法和同學有共同討論的話題等),在了解孩子發生拒學問題的可能原因及目前的心理狀態後,才有辦法陪伴孩子度過這個危機,亦才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協助孩子早日返回校園生活。

作者:張翔雲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張翔雲臨床心理師   圖:張翔雲/提供